有林豐,足矣!
林豐不知道姜蕓來了,沒去管其他,任由斥候營和先鋒營的士兵議論。他看著這些心潮涌動淚流滿面的士兵,心中感慨。
軍中士兵不容易!
要讓一支軍隊有戰斗力,把他們當人看,多一點體恤,準時發放兵餉,就已經能打造一支能打的精銳。
如果再拿出軍功授田的封賞,這支軍隊會變得嗷嗷叫,成為悍不畏死的百戰之師,因為他們有了真正的奔頭。
要讓軍隊有信仰?
這不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在封建王朝時代,軍功授田、封爵就已經是終極殺器。
林豐無法軍功授田,現在更偏向精神上的慰藉,以及按時發放兵餉,讓士兵感受到林豐是把他們當人。
未來他成了一軍主將,能控制地方,再按軍功授田的策略推進。
許久后,士兵的情緒漸漸平息。
林豐直接道:“今天晚上的學習到此為止,你們回去后各自想一想,要寫什么家書回去,要帶什么東西。好了,解散!”
解散的話傳出,士兵散去。
林豐回了營房早早休息。
翌日,清早。
林豐早早起床,帶著士兵晨練跑步,以及站軍姿、走正步。
一開始走得亂,站軍姿也有很多士兵撐不住,站一會兒就東倒西歪的,列隊都歪歪斜斜的,林豐卻耐心十足的訓練。
軍中消息很難瞞得住,林豐改變訓練方式的消息隨之傳出,有了許多人議論。
有的人說林豐嘩眾取寵,也有說林豐標新立異,還有說林豐故意博眼球的,說林豐老家伙是廢物。
林豐卻沒有放在心上,按照自己的節奏推動。
下午,林豐召集士兵準備寫家書。林豐專門問了一遍,有沒有讀書識字的人,足足四百人的隊伍,一個識字的都沒有。
這是軍中的普遍情況。
林豐知道掃盲任重而道遠,卻也沒有急躁,因為這些是他來的意義,要改變軍中將士的現狀。
林豐給士兵寫家書,字數都不多,是幾句報平安的話,以及讓家人放心問安的話語。
一天下來,寫了兩百八十六份家書,都是附近的士兵。其他的士兵距離稍遠,暫時沒寫家書。
第一次送書信,林豐抽調十個斥候兵去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