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衛七千人馬,死傷一千,降卒五千多,最終向西逃竄的只有一千多。
而且還是丟盔棄甲,車馬、糧草、錢財,還有其他物資等等,根本沒能帶走。
賈問心派兵駐守開州衛,返回復命后,曹轍盛贊道:“賈將軍真是巾幗不讓須眉,這一仗對于咱們而言很重要。”
賈問心搖頭道:“可惜了,那衛帥死忠還挺多,不停地拿命堵,不然我非得一刀砍了他不可!”
“他這樣就是去了克勒四衛,也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
趙安笑了笑道:“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接下來和他們一起整合兵馬吧。加上你帶回來的開州衛降卒,現在咱們的總兵力超過六萬了!”
“兵馬數量已經很可觀,就是戰力參差不齊,還需要花大力氣提升。不過形勢不等人,為今之計,只能繼續以戰代練了。”
以戰代練并不意味著他會直接派這些兵馬去沖鋒陷陣。
既然投靠他了,那便都是他的兵馬。
絕不能讓他們去送死。
以平州衛的一萬多兵馬為例,有多達三千人是那狗頭軍師最近一兩個月招募的新兵,都還沒怎么操練過。
戰力還不如許遼和董禁操練的民兵。
這哪能指望他們去打石忠?
趙安采用的策略很簡單。
選拔民兵中表現優秀的充入大軍中,這些新兵則是編入民兵,協助守城。
而像這種情況,平州衛并非孤例。
其他衛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所以別看他的總兵力已經那么多了,這還不包括一萬民兵,實際上能夠和敵人鏖戰的兵馬也就四萬多人。
其中趙家軍是絕對的主力,目前經過戰損遞補后,還是兩萬多人。
寧缺毋濫。
他組建趙家軍之初就是這么要求的。
這些兵馬想要加入趙家軍,還需要校場的操練和戰火的淬煉。
興州衛、平州衛和開州衛的兵馬太久沒打仗了。
投靠他以后注定別想混日子了。
……
數日后。
高城侯石忠打著復國的旗號造反了。
極具諷刺的是原本負責監視塔克石氏的克勒四衛悉數加入。
他們號稱擁兵二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