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最大的瓦舍“百樂樓”里,說書先生正講到“鎮北王單騎破敵”的段子,臺下喝彩聲一片。
說書先生喝了口茶,潤潤嗓子,忽然話鋒一轉。
“各位看官,說起咱們鎮北王爺,那是一等一的英雄好漢。可你們知道嗎?英雄,也難免有憾事啊。”
眾人頓時被勾起了好奇心。
“先生快說,有何憾事?”
先生搖頭晃腦,故作神秘:“二十年前,王妃娘娘生產,據聞當時兇險萬分,京城里最好的幾個產婆都被請了去。可怪就怪在啊,差不多同一時間,王府里那位如今備受寵愛的徐夫人,也從江南初到京城,還帶了個嗷嗷待哺的奶娃娃……”
這話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中,激起層層漣漪。
另一頭,高檔酒樓“醉仙居”的雅間里,幾個綢緞商人正在飲酒。
其中一個商人忽然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說:“哎,你們聽說了嗎?關于鎮北王府的舊事。”
“什么舊事?”
“就二十年前,王妃生小世子那會兒。我有個遠房親戚當時在太醫院當差,他說啊,那段時間,宮里一位給貴人調養身子的杏林圣手,被秘密請出宮,去的方向,好像就是當時安置那位王妃的別院……”
一條條,一樁樁,看似毫無關聯的“舊聞”,開始在京城的各個角落里冒頭。
它們被編排成不同的版本,有的香艷,有的離奇,有的故作公允。
但所有的矛頭,都若有若無地指向了一個核心——二十年前,鎮北王妃徐氏艱難產子,而另一邊,一個來歷不明的男嬰悄然進入了王府的視野。
這些流言蜚語像長了腳,以一種恐怖的速度在京城發酵。
起初只是坊間閑談,很快就傳到了某些官員府邸的后院,又從后院傳到了大人們的書房。
誰都愛聽秘聞,尤其是天家貴胄的秘聞。
起先人們還只是當個樂子聽,可傳的人多了,細節也越來越“真實”,便有人開始犯嘀咕了。
難道……這貍貓換太子的戲碼,還能在鎮北王府上演不成?
而這些愈演愈烈的流言,自然也傳到了王凱南安插在京城的眼線耳中。
當加急的密報雪片般飛回北境時,一場真正能將天都捅破的巨大風暴,已然成型。
老將軍府邸。
王凱南正看著桌案上那份來自京城的密報。
他沒有表情。
許久,他抬起手,將那份薄薄的信紙揉成一團,動作緩慢,指節因為用力而根根泛白。
“來人。”
聲音不高,卻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迫。
一名親衛快步入帳,單膝跪地:“將軍!”
王凱南隨手將紙團丟進火盆,看著它被猩紅的炭火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