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承業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目光卻依舊停留在李軒身上,“夫妻和睦,方能家宅安寧。他身為太子,能為天下夫妻做個表率,是好事。”
李湛臉上的笑容不變,眼底的寒意卻更深了。他知道,父皇這是在敲打他。他越發肯定,李軒和蕭凝霜之間,不過是演戲。他絕不相信,那個曾經對李軒恨之入骨的蕭凝霜,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移情別戀。
他要撕開他們虛偽的面具。
很快,隨著禮官一聲高唱,上元燈節最引人矚目的活動——“奪燈魁”,正式開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上元佳節,與民同樂。今特設文魁之會,京中貴女,皆可參與。凡于燈謎、書畫、樂理、詩才四項中拔得頭籌者,可獲‘燈魁’之名,賞南海明珠一斛,金玉如意一雙,并由朕,親賜‘蘭心蕙質’匾額!”
此言一出,全場沸騰。
這不僅僅是才藝的比拼,更是家族榮耀的爭奪。哪家女兒若是能奪得燈魁,不僅自己風光無限,其家族在未來一年的京城社交圈里,都將是人人稱羨的對象。
一時間,各家席位上,精心打扮的貴女們都躍躍欲試。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太子妃蕭凝霜,還有幾位。
兵部尚書宋明之女,宋清婉。她一襲水綠色的長裙,安靜地坐在父親身邊,氣質溫婉如水,眉宇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愁,目光卻時不時地飄向李軒的方向。
當看到李軒與蕭凝霜“親密”地站在一起時,她的眼底,閃過一抹黯然。
右丞相趙德修之女,趙雨柔。一身火紅的衣裙,明艷動人,性格潑辣,是二皇子李湛的忠實擁躉。
吏部尚書周文之女,周玉瑤。鵝黃衫子,嬌俏可人,與大皇子李遠走得頗近。
左丞相上官鼎之女,上官婉兒。一身紫衣,神秘高貴,據說才情極高,卻深居簡出,極少露面。
這些人,背后都代表著朝堂上盤根錯節的勢力。今夜的燈魁之爭,注定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太子妃,你不去試試?”李軒側頭,饒有興致地問蕭凝霜。
蕭凝霜搖了搖頭:“我于此道,并不擅長。”
她自小隨父兄在軍營長大,精通的是騎射兵法,對于這些女兒家的琴棋書畫,只能說是略知一二,絕談不上精通。
“不試試怎么知道?”李軒的嘴角勾起一抹狡黠,“有時候,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參與。讓大家看看,我們東宮的太子妃,不僅能上馬安天下,也能提筆定乾坤。”
他的話,半是鼓勵,半是玩笑。
就在這時,第一項比試,猜燈謎,開始了。
數百個寫著謎題的燈籠被掛了起來,貴女們成群,穿梭其間,摘下自己有把握的謎題,前去兌獎臺核對。
趙雨柔和周玉瑤等人,顯然是有備而來,接連猜中數個,引來陣陣喝彩。宋清婉也憑借自己的才智,不落人后。
唯有蕭凝霜,站在原地,看著那些花花綠綠的燈籠,眉頭微蹙。這些咬文嚼字的謎題,對她來說,比分析一場戰局還要困難。
她不愿上前,怕給李軒丟臉。
李軒看出了她的窘迫,他沒有多說,只是緩步走到她身邊,隨手指著不遠處一個極不起眼的燈籠,輕聲念道:“‘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太子妃,可知此為何物?”
蕭凝霜一怔,這個問題簡單直白,她幾乎是脫口而出:“是‘日’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