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這些事情,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宗正寺的任務,不過李瑛以兄長的身份替李琚操持,倒也不算逾矩。
與此同時,李琚在牡丹園上所著三首詩詞,也被當日參加婚宴之人傳了出去。
此三首詩,一經問世,便以最快的速度以洛陽為中心,朝著四周迅速擴散出去。
不過短短數日時間,李琚之名,便隨著三首詩詞響徹洛州之地,為眾人稱道。
時人皆稱,光王據者,為諸王詩才第一。
更有好事者,因其親王的身份,將之比作唐之曹子建。
于是,李琚就這么華麗麗的出名了。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隨著李琚的名聲越來越大,各種亂七八糟的人和事,也都找上了門來。
首先就是各類游園會雅會與集會飲宴,不論誰家籌辦,必定要給李琚送上一封請柬。
其次便是無數的高門貴女,開始暗暗打聽起李琚的私生活。
縱然眾人皆以知曉,李琚已然在籌備納楊氏女為妃之事。
卻仍是有不少身份不算太高的大戶之女,欲入光王府為側妃。
李琚初來乍到,哪里知曉區區三首詩詞,就能在長安掀起這樣的風暴?
在被連續的邀約弄得不厭其煩之后,他干脆閉門謝客,一門心思等著成親。
順便趁著這段時間,先把這個世界的整體構造給搞清楚。
畢竟,要是不出意外的話,他將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需要在大唐生活下去。
先把一切都搞清楚,才更有利于他接下來的籌備與謀劃。
只不過,這個世界向來是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
這是亙古以來千載不變的道理。
隨著李琚名聲大噪,以及太子李瑛親自為其張目保媒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一直在等消息的李琩便有些坐不住了。
李琚是太子黨,李琚的名聲越大,李瑛這個太子的地位就越穩。
他既有志于太子之位,這樣的事情,便是他絕對不能容許的。
所以最終,他還是沒耐住性子,敲響了公主府的大門。
“不是讓你在壽王府等消息嗎?”
對于李琩的到來,咸宜公主表現得很是不滿。
如今,她與楊洄正是新婚燕爾之時,恨不得每日都黏在房間里不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