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并沒有埋怨什么,畢竟火藥這玩意不是從奉國泄漏出去的。
火藥早在前朝就有了,那時就傳到了倭國。
而這幾年奉國崛起,成名之戰都是利用了火藥之利,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瞞住。
故而,朝廷管自己要過火藥,慶帝親自研究。
周邊諸國只要是有點能力的,都在努力鉆研這東西,生怕李徹有一天拿著火藥跑到他們家里去。
至于那些從大慶跑去倭國的工匠,李徹也早就有過預料。
哪個時代都不缺漢奸。
正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利益永遠是人類最大的驅動力,區別在于有的人為國家民族之利益而活,有的人則為自身私利而活,甚至不惜出賣靈魂。
好在,倭國的火藥水平或許和大慶差不多,但距離奉國還差得遠呢。
燧發槍只是奉國三年前的頂級科技,可不是三年后的。
良久過后,李徹身后侍立的張震沉吟道:“殿下,倭人學步之心甚堅,假以時日其火器之患不可不察,然”
他話鋒一轉,帶著絕對的自信:“其仿制之物,于我奉軍神機軍之精良火器相比,猶有云泥之別!”
“更遑論殿下麾下四大水師,巨艦如城,炮利船堅,絕非倭人那些矮小關船可比。”
被張震這么一提醒,李徹立刻開口問道:“沒錯,海軍呢?”
“那海部氏族既是靠水軍起家,水師實力當為其根本。”
乙七立刻回應:“稟殿下,海部氏倚為根基之水師,其規模與戰力,確為倭國群島翹楚。”
“其主力戰船,名曰‘安宅’,大者亦有可觀,外覆厚竹木,形如堡壘。”
“更有一種靈活迅捷的‘關船’,數量眾多,其水軍士卒操舟之術嫻熟無比,于風浪中如履平地。”
“海部宗貞本人便是水戰大家,深諳洋流季風,其艦隊常年在九州西部海域演練,戰術詭詐多變。”
“據卑職觀察及多方印證,其能出海作戰之大小戰船,恐不下五百艘,其中可載百人以上、裝備拍桿與火器的大型戰船,至少有三十艘之數!”
“其水軍都督,乃海部宗貞之胞弟海部義久,亦是一員悍將。”
“五百艘三十艘巨艦”李徹的手指停止了敲擊,“政權穩固,武士效死,火器精進,水師強橫”
“呵呵,這海部宗貞,倒真是個人物,將一盤散沙的倭島,硬生生捏成了鐵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