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等侍衛女官反應,邁開兩條小短腿,裹著貂裘像只過冬的松鼠般,“噠噠噠”地跑得飛快,轉眼就消失在暖閣門外。
文淵閣內,瞬間陷入一種微妙的寂靜。
群臣看著空了的御座,面面相覷,一股難以言喻的滯澀感在廳中彌漫。
不是,你這小子還沒親政呢?
唉,對皇帝的逾制不滿歸不滿,但活總歸要干。
楊士奇看著小不點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
再看看旁邊一臉滿足的王振,又瞅瞅渾身寫著“趕緊干活別廢話”的于謙。
老首輔心里那點疑慮只能被暫時壓下。
國事如爐,容不得置氣。
楊士奇擱下朱筆,目光掃過神色各異的諸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定力:“事急從權,諸公辛苦,就在偏廳議決吧。”
宰執之責的本能,終究是壓過了對“規矩”的執念。
文淵閣偏廳被迅速清空、征用。
幾張紫檀案幾被內侍匆忙拼合,戶部的錢糧冊、工部的物料單、兵部的勘合文書如同戰時的輿圖,鋪滿了臨時拼湊的“沙盤”。
被緊急召來的戶、工、兵三部的司官郎中們袍服未整,便皆已肅立案前等調。
數名主事、書吏更是埋首其間,筆走如飛。
墨跡未干的題本、貼黃、會票散落其上,空氣里滿溢著墨臭、汗味與一種被逼出來的冷酷的專注。
就這么著,得力于大明閣臣整體優秀的業務素質。
這大明朝有史以來的第一場“特事特辦”現場會,很快便被支棱了起來。
---
乾清宮暖閣內,朱祁鎮翹著小腳丫躺在軟榻上,美滋滋地啃著糖漬梅子,心里的小算盤正打得噼啪響。
于謙這步棋,總算推出去了!老王這稀泥,和得恰到好處!嘖,當領導嘛,有時候就得學會……借力打力,坐山觀虎斗!
讓能干的于謙去干活,讓會來事的王振去扛雷,自己嘛,躲在后面吃梅子,多好!
而且頭一次見老王對政務如此賣力,看來河南那攤子渾水肯定跟這老閹脫不開干系。
就是不知道,老王主動去啃太皇太后那塊硬骨頭……是真忠心呢,還是另有所圖?
不管了!反正黃河的鍋有人背了,流程的鎖也被老王暫時撬開了!爽!
老王啊老王,你這把“好刀”,朕就先用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