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趙晗已經和華蘭交換庚帖,這樁婚事從此就算定下了。
二是盛纮即將升任從五品承直郎,已經收到吏部頒發的敕牒,只等新任通判來揚州,交接好手頭的公務,便可舉家搬遷至汴京。
二則是白家老太爺殯天,由族侄白亭預率領族人為其舉行喪儀。
白老太爺生前廣結善緣,經商有道,前去吊唁的富商士紳與官員絡繹不絕。
凜冬時節陽光難得晴好。
今日,揚州知州鄭賢鄭大人特意在城郊別院設下宴席,遍請揚州各大官員,一道為不日即將進京參加會試的舉子們踐行。
不難看出,鄭大人此舉更多是為收攏人心,將來同朝為官,也好相互有個照應。
趙晗鄉試時便名列前茅,自然早早就收到了請帖。
宴席設在暖閣內,案幾上陳設著時令鮮果與精美菜肴,還有幾名教坊司的歌伎樂伎在此助興。
“諸位都是揚州才俊,此番進京必能金榜題名。”
鄭大人看著一眾意氣風華的舉子們,舉杯笑道,眼角堆起層層細紋,端的是一派儒雅風范。
“借明公吉言,吾等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眾望。”一名身寬袖長袍的舉子起身拱手,聲音清朗。
大周文人官僚之間常以“明公”互稱,以示尊敬。
席間隨之響起一片附和之聲,眾人紛紛舉杯相敬,暖閣內一時間燭火搖曳,滿堂生輝。
盛纮作為揚州通判,且不日就要升遷進京,今日宴席,自然也少不了他。
“盛大人升遷在即,又覓得佳婿,雙喜臨門,可喜可賀啊!”
“倘若我家小女去年不曾定下親事,定是要和你爭上一爭!”
揚州知縣儲大人笑呵呵的看著盛纮,眼里是止不住的羨慕。
盛纮自是滿面紅光,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謙遜道:“儲大人說笑了,待小女出嫁,儲大人可定要來喝杯喜酒才是。”
“一定,一定!”
儲大人擺擺手,轉頭又去奉承其余幾位官員。
盛纮捋須微笑,低聲對趙晗道:“賢婿啊,算算時日,待春闈結束,我與你伯母應該也就到汴京了。”
雖然還不曾正式結親,盛纮對趙晗已經以賢婿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