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我的事了,”她扯動嘴角,“姐姐可知曉忠勇伯府?”
“忠勇伯府,”跟前人挑眉,“那不是我們外祖家嗎,妹妹莫不是日子過糊涂了,連這都忘了?!?/p>
她神色一頓,只笑著:“我此前都養在外頭,記不大清了,阿娘也鮮少提及。”
“哎?!?/p>
跟前人聽了這話,談了口氣,“也是,我們阿娘幾乎與外祖家斷了干凈,具體因為什么我也不知曉,我只知道我自記事起便極少回去,便是回去了,阿娘也不與我們一同。”
竟還有這層緣由……
“妹妹問忠勇伯府可是為了什么事?”
她搖頭:“并無什么事,只是突然想起。”
她看了眼天色,接著起身:“走吧姐姐,該用午飯了。”
二人結伴去了膳堂。
——
齊家的事大家或多或少聽了些風聲,本是私下討論著,但最終止于這場人人都瞧得見的回門禮,畢竟小夫妻的“恩愛”誰都瞧見。
于家前段時間發生了那檔子事,大家也以為會有影響,但瞧著這場回門禮很是如常,帝師也依然盛寵在身,于是各家觀望結束,又將帖子遞進了于府。
于溪荷與長公主交好一事徹底傳開,就算有那樣一個庶妹大家也依然愿意結交,帖子再次堆成了山,不過近來長公主不愿意參加各家集會了,一直閉門公主府。
她看著跟前堆積的帖子,指腹無意識點著桌面。
在一旁的玉潤:“姑娘要去哪一家?”
她正思量著,外邊的玉潤匆匆推門而入:“姑娘,門口放了一信封。”
她接過信封,信封上并未署名,她卻莫名知曉是誰,她頓了頓,三兩下將信封一拆,只見里面寫著:“與忠勇伯府定下親事的乃是莊實,文章造假一事周宏方正籌謀中,溪荷可需我插手?”
他若插手,怕是直接告訴寧王府,與之作對的乃是他,靖武侯府也會被牽扯進來,動作未免太大。
她兀自思量,視線再次回到竹紙上,只見此事說罷后隔了許多距離才有一句:“溪荷,給我點時間,我可以幫你,你莫要倉促下決定。”
他總是這般敏銳,也當真了解她,知曉她會下何種決定。
她將信封連同竹紙一同用火折子點燃,屬于某人的字跡一點點被火舌泯滅,玉潤還拿著帖子:“姑娘?”
她應:“老規矩,準備好禮物一一回絕,我今日要去忠勇伯府?!?/p>
忠勇伯府?那不是大娘子娘家嗎?
玉潤神色微頓:“姑娘若要去忠勇伯府,是否該與大娘子知會一聲?”
她搖頭:“不必知會她,府里任何人都不必驚動,我獨自前去?!?/p>
——
一個時辰后,于家馬車停留在忠勇伯府門前,忠勇伯府人丁凋零,老伯爺只生了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一個嫁到于家,另一個據說早早便香消玉殞,剩下的兒子又外放做了官。
一時間府里只剩兩位老人和兒子留下的孫女,二老年紀已大,除了故交便極少出門走動,唯有小孫女偶爾出門參加女兒家的小聚。
忠勇伯府便逐漸得了個淡泊的名聲,門前也少有人前來。
因此于家馬車到門前時,下人層層通報到伯老夫人跟前時,正承歡在前的孔玉泠和老夫人都是極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