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殿試后,他們都成了“天子門生”。
這種身份上的轉變,有利于削弱儒教對朝堂的影響,同時給法家、農家、墨家等的弟子提供更多參與政事的機會。
這個時空同樣發生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后來還被一些大儒強化,導致文臣皆出儒教的局面。
對于天下治理而言,弊端顯而易見。
文臣和前來參加盛會的大儒尚未琢磨出這些,他們都是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終于盼來了……
還更進一步!
太好了!
說實話,趙安才華驚世,對天下文壇的掌控太強了。
原本大而不能倒的儒教在他面前似乎不堪一擊。
他們真的擔心他哪怕不鏟除儒教,也會做點什么。
現在看來,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
蕭寧沖著趙安會心一笑,補充道:“并肩王能征善戰,相信天下很快便會復歸一統,朝廷也正值用人之際,所以本宮和并肩王商議,會將中榜的進士人數擴充五倍!這可是數百年來未有之事,還望天下學子用心備考,金榜題名,為國效力!”
“殿下圣明!并肩王圣明!”
文臣們嘴角都要裂開了。
這么一來,儒教對朝堂的影響力必定有增無減!
接下來再有儒生參與皇甫極之謀,那便是不知好歹,當一律斬殺!
他們不知道的是,科舉雖還是科舉,但考的內容將徹底改變。
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選拔的人才也不再單一。
自千年前獨尊儒術以來,儒教將面臨一次真正的大考!
能不能順勢而變將是生死攸關!
在兵法中,這叫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趙安奪取隴右時用過。
沒想到在改變儒教時,還會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