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連日來,考評宗室,深感我李唐宗親之中,并非盡是無用之輩。亦有不少,心懷社稷,身負才干之英才!”
“然,以往之考評,多以‘德行’、‘經義’為準,難免會有疏漏。以致許多不善言辭,卻精于‘實務’的宗室子弟,被埋沒于草野之間!”
“此,非獨宗室之損失,更是,我大唐之損失!”
李世民,看著自己這個,突然開始“高談闊論”的兒子,眉頭微蹙,不知其意。
而長孫無忌,則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故而!”李恪的聲音,愈發高亢!
“兒臣,懇請父皇,恩準!”
“在‘宗室考評’之中,增加一項全新的‘實務考校’!”
“凡,我李唐宗室子弟,無論其出身、德行、過往如何。只要他能在‘農桑’、‘水利’、‘算學’、‘工商’等,具體的‘實務’之上,展現出過人之才干者,宗正寺,皆當破格錄用,并上報吏部,委以重任!”
“如此,方能不拘一格,為國選才!也方能,讓我李唐宗室,真正地成為陛下您最堅實的……臂膀!”
釜底抽薪!
另起爐灶!
李恪的這一手,讓所有的人,都驚呆了!
沒有糾結于,漢王李元昌的案子。
長孫無忌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他,怎么也想不到!
李恪,這個被他視為“刀”的棋子,竟然會在最關鍵的時刻,調轉刀口,狠狠地,刺向了,他這個“執刀人”,所信奉的,那套以“門第”和“資歷”為核心的……舊規則!
“吳王殿下!”長孫無忌,再也按捺不住出列,冷聲質問道,“宗室考評,乃是為了,整肅家風,彰顯德行!豈能將那些,不入流的‘農商’之術與圣人經義相提并論?此舉,豈非是本末倒置,有違祖宗禮法?!”
“趙國公,此言差矣!”
不等李恪回答。
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來,替李恪“幫腔”。
是,新任國子監博士馬周!
“國公爺,”馬周對著長孫無忌,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子曰:‘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敢問國公爺,若不懂農桑,何以‘使民以時’?若不通算學,又何以‘節用而愛人’?”
“經世濟民,從來就不是空談!”
“吳王殿下此舉,正是要將‘圣人之道’,落于實處!此乃是,真正的大智慧,大功德!臣,附議!”
“臣,亦附議!”
戶部尚書戴胄,也立刻,站了出來!
緊接著,工部尚書段綸,以及數名,寒門出身的,中低層官員,紛紛出列,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