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允年,在這兩難的絕境之中,備受煎熬,幾乎要精神崩潰之時。
驛站方向的喊殺聲,漸漸地,平息了下去。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股,更加龐大,更加嘈雜,如同山呼海嘯般的……人聲!
“保護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張允年,顫抖著,推開了窗戶。
他看到,在東方的天際,那沖天的火光之下。
無數(shù)的,舉著火把的百姓,如同江河匯入大海一般,從四面八方,涌向了,那個小小的楓橋驛站!
那匯聚起來的火光,竟將整個陽澄湖,都照得,亮如白晝!
民心……
這就是民心嗎?
張允年,呆呆地看著這一幕,口中喃喃自語。
他,讀了一輩子圣賢書,做了一輩子官。
卻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直觀地,感受到這兩個字,所蘊含的,那足以改天換地的恐怖力量!
他知道,不用再選了。
或者說,是這滔天的民意,替他做出了選擇。
第二日,天剛亮。
一夜未眠,雙眼布滿血絲的張允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帶領著蘇州府衙,所有的大小官吏。
抬著,早已準備好的,豬羊、美酒、和大量的金瘡藥、布匹。
浩浩蕩蕩地,前往楓橋驛站,去“慰問”與“請罪”。
當他,抵達驛站時。
被眼前的景象,徹底驚呆了。
整個驛站,已經變成了一片焦土。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數(shù)不清的,黑衣人的尸體,被堆積在空地上,形成了一座座小山。
而更多的,是那些自發(fā)前來的百姓。
他們,有的在幫助東宮的士兵,清理戰(zhàn)場;有的,在為受傷的衛(wèi)率,包扎傷口;更有一些婦人,在臨時搭建起來的灶臺邊,為那些守了一夜的官兵和鄉(xiāng)親,熬著熱騰騰的米粥。
整個場面,雖然慘烈,卻又在一種奇異的,軍民一心的氛圍中,顯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