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眾
號
免費領!
但事實是,他在水下并不需要張嘴,不需要濾水。
向坤馬上想到了他逮到那只“變異寄生蟲”后的觀察。
這世上大部分的體內(nèi)寄生蟲,它們依靠糖酵解供能,并不需要氧氣。
但很顯然,那只“變異寄生蟲”不在其列,它在脫離宿主后,依然可以存活,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并且在水中的機動能力和適應力遠超陸地,所以它應該是需要呼吸的。
不過在向坤的觀察中,那家伙并沒有類似鰓的構造。
所以它是怎么呼吸的?
向坤繼續(xù)仔細地感知,然后注意到了皮膚微有些冰涼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他一開始就注意到,但他最初以為只是單純因為水涼。
這時候,仔細回想完全沉入水中、開啟了“節(jié)氧模式”前后的細微差別,馬上意識到,這種遍布全身皮膚的微涼感覺,或許是皮膚在進行“呼吸”。
向坤在水中仔細地觀察著自己的皮膚,通過微光夜視以及紅外熱成像視覺模式的不斷切換,即便是在水中,他也依然可以發(fā)揮視覺上的優(yōu)勢。
很多時候,一些化妝品的廣告,會宣傳“人的皮膚也會呼吸”、“毛孔會呼吸”,但實際上,毛孔并沒有“呼吸”這個功能。
不過似乎在向坤身上,那些廣告語成真了,他好像就是在通過毛孔,進行很低限度的呼吸,攝取水中的氧,并且通過毛孔將代謝后的二氧化碳等排出,只是在水中,這個過程被化整為零了,各種微小的反應,不單是從視覺上很難觀察到,甚至連他自己都很難明確地感知到。
在確定了自己“節(jié)氧模式”下的呼吸方式后,向坤開始把注意力向外擴展,放開自己的感知。
順著之前陪老夏她們仨在江邊漫步時的“靈感”,向坤再次用“寄生萬物”的模式來感知周圍的江水。
然后他便發(fā)現(xiàn),在通過皮膚“呼吸”的同時,他在水中也擁有了一種新的感知能力——他的皮膚似乎對水的波動有著更為敏銳的感知,能夠通過這種感知,判斷十幾米甚至二十幾米外水中活物的運動軌跡、水中死物的所處方位等信息。
向坤仔細地感知著這些信息,認為這并不止來源于“變異寄生蟲”帶來的能力進化,大部分還是得益于他本身就已經(jīng)超強的感官能力以及信息處理、判斷能力,相結合之下,才會有這種水中全面信息掃描的能力。
然后向坤不再“隨波逐流”,而是開始在水中主動游動起來。
他以前只學過蛙式,而且游的很一般,但現(xiàn)在在水中,一動起來,卻是按照一種“本能”來游動。
他的游泳姿勢就像一條魚一樣,類似蝶腿潛泳的姿勢,但相比起人類的蝶腿潛泳,卻要自在輕松得多,兩手還不時地由xiong下往前伸出,控制著方向,讓自己能借著水流、水勢,更加省力。
在水中游了一會,向坤發(fā)現(xiàn)自己與這江水之間的聯(lián)系似乎又變得更加地緊密了一些,就好像一雙鞋剛剛上腳,穿了一會、運動了一會后,愈加地貼合。
于是向坤在水中的動作越來越小,但游動起來的速度和靈活性卻越來越高。
在水中游了一個多小時后,向坤重新靜止,然后控制著二十六件跟著他一塊下江的“超聯(lián)物”匯聚身邊。
剛剛他開始游動后,對這些“超聯(lián)物”就半放開了控制,只是在游出一段距離后,再將它們聚攏,免得回頭被江水帶出太遠,出了他的控制范圍,要一個個找回來太麻煩。
但這時候,向坤卻又把這二十六件“超聯(lián)物”在水底遠遠地“派遣”了出去,最遠的甚至相距上百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