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沒有太追求勝負,而是以調動大家積極性,讓游戲更具樂趣為目的來進行引導,有些時候為了讓大家高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
當然,夏離冰同樣是這一游戲的“大殺器”,很容易就看出其他人的真實身份,而且還能“一本正經”地說著極有邏輯的話來誤導其他人。
所以很多時候,哪怕向坤和老夏身屬同一陣營,也不得不隱蔽地做些引導,限制一下老夏的發揮。
但因為他本身在大家心目中的能力太強,也沒法做得太過明顯,否則大家很容易覺得他在放水,降低游戲的樂趣。
所以他只能依靠對大家愈加詳盡、完善的認知模型,通過細微的、連鎖的影響,來進行整體的引導,讓大家游戲能玩得更盡興,可以對抗老夏這個“大殺器”。
比如向坤想要讓自成做出d反應,需要給出c信息,于是讓楊婕做出b反應,這個反應可以讓自成做出c信息判斷。于是向坤就通過看似不經意的表現來影響張倩,讓張倩做出a反應,來引發楊婕的b反應。
同樣的一句話,不同的人說,對不同的人,都有著不同的影響效果。
即便對向坤而言,這也是個相當復雜的活計,需要很縝密的思考和具體反應。
最終的效果就是,一晚上狼人殺玩下來,讓大家深刻地發現,老夏果然是比向坤還要可怕的存在,眼睛太毒了!太狡詐了!太會演了!這就是個惡魔!不愧是教向坤心理學的“師傅”。
在一局結束的當口,看著微信上劉財福的消息,向坤不由得有些納悶,上面說他現在和劉飛寶在一塊,因為今天上午和昨天下午的事,劉飛寶很抱歉,想跟向坤和解,問他有沒有空過去一起吃宵夜?
上午在崇云村路上發生的事情,除了他們兩車的人,還有過來幫忙的劉財福外,就只有那兩個來碰瓷的憨貨知道。
他們和劉財福都不會隨便往外說,劉飛寶這么快就知道,難道是那倆憨貨自己告訴劉飛寶的?
向坤覺得自己對那倆憨貨建立的初步認知模型又要重新修改了……
他對劉飛寶自然毫不在意,但劉財福在那里,卻是要給些面子的,于是回復:“在陪朋友,短時間走不開,等我送他們回酒店后,你們還沒走的話,我就過去一趟。”
劉財福回了個ok的手勢。
向坤知道,劉飛寶既然請動劉財福來約他,那就肯定會等到他去為止。
玩到十一點,大家肚子都有點餓了,向坤便和游猛去飯店的廚房做夜宵——過來的時候,向坤就已經預定好了夜宵要給大家做湯面,所以早就做好了準備,準備好了各種食材。
湯底由游猛負責,向坤則負責把關每個人要吃的面要煮到什么程度,肉多點還是蔬菜多點,加什么配菜,以及細分每個人的不同調料。
“自成別看身上肉多,其實相對肉類而言,他更喜歡吃豆制品,多給他放幾塊豆腐皮,腐竹也放點……”
“娜娜的口味比較淡,不太能吃辣,也不喜歡太咸,但愛吃肉,相比起兔xiong,兔腿的肉她更中意,蔬菜的話空心菜和西蘭花是她的最愛,但放在湯面里,還是豆芽比較好……”
“真兒口味重一些,愛吃辣,但其實并不是非常能吃辣,中辣是剛好,什么是中辣?你看我調的味這樣就是她最愛的……”
“老夏的口味比較有包容性,什么都能吃,不過相比起其他口味,她更愛甜食。當然,這面里肯定不能加糖,不過可以多給她放點海鮮,那些蝦仁盛三分之一給她,肉都給她盛沒骨頭的,肥瘦不忌……”
“楊拙也愛吃肉,而且討厭肥肉,愛吃瘦肉,什么動物的皮都不愛吃,但是炸脆了就無所謂,給他加點炒花生米……”
“小敏特別愛吃粉絲,你們銅石鎮的粉絲他肯定喜歡……”
向坤每調配好一碗面端出去前,都會相應地告訴游猛這么做的理由——因為他知道以后還會經常帶這些朋友過來玩,有時候他走不開時,游猛可以幫他招待,所以盡可能地把他們的口味都描述清楚。
最后兩碗,一碗上面放了香菜,一碗沒有香菜而是加了大蒜,向坤對游猛道:“這兩碗你應該知道是針對誰的口味調的了。”
游猛當然知道,他之前有跟向坤提過,他老婆梁玉瓏愛吃香菜,而他又討厭香菜。
游猛俯身喝了口面湯,起身后一邊搖頭,一邊感慨道:“做你朋友真特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