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人家只愿意出料不愿意出人時,還會親自跟著動手,我不多說,鎮子上至少有七八條小路都是他水里淌泥里滾修出來的。”
聽到這,蘇媚兒心中對陳陽的抵觸消散了一些,對路建濤講的那些,也開始質疑起來。
“沒想到,他還是個好官呢。”
“他是好官,但用你們的話來說,他做官永遠成不了大官,做人也永遠做不了成功的人。”
“為啥會這么說?”
“你有見過兩袖清風的人能成為大官的嗎?你見過為了幫民眾討一丁點好處,不惜得罪數位大領導的人,能成為成功人士的嗎?”
蘇媚兒搖頭:“沒有。”
“陳陽就是這樣的人,至少在清源鎮任職期間是這樣,我如此夸他,與他是我徒弟沒有半點半毛錢關系,不信你出去打聽,隨便從街頭上找個人問陳陽如何,我敢打包票,一百個人絕對找不到一個說他壞話的。”
秦老頭笑了笑,又道:“再給你舉個例子,咱縣一共有二十多個鄉鎮,擔任副鎮長職位的起碼得有四五十位吧?
但你把她們都拉出來,我敢保證,對每個村情況都了解,對每個村貧困戶都進戶幫扶過,能讓鎮子乃至大部分村子老百姓都能記住名字且知道你干過多少事的人,絕對不超過
一手之數!
而陳陽,在這為數不多的人里,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蘇媚兒不是仕途中人,但因為一直陪著齊德文從苦到甜走來,也對縣里的很多情況知道許多。
不說對各村了解這些事了,一些地方的村民,乃至鄉鎮居民,甚至都不知道副鎮長有幾位,且這幾位副鎮長又都叫什么。
可想而知,若一個副鎮長能被人知曉,且還能被人講出都做了什么實事好事,那這個副鎮長在同層次中,絕對能算得上是最牛的那位。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他的影響力都不會比那些縣里的大領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