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他只猜對了一半。
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則,當即便答應下來,數了一百四十文錢。
錢貨兩訖,蘇硯和二愣起身告辭。
楊掌柜的妻子羅氏,看著兩人的背影,“當家的,這小子沒安好心。”
“他不知好歹,我有的是辦法收拾他!”
……
蘇硯和二愣在路邊攤上吃了餛飩包子,又買了五百個粗陶罐,買了一條羊腿,牽著牛車離開了平安鎮,從低矮的城門口經過時,絲毫沒注意到站在門洞里的兩位漢子。
“那小子是蘇硯嗎?”
“沒跑,化成灰我都認識!”
“趕快告訴劉爺,收不上宋老八欠的賬,咱倆別想過年了。媽的,那孫子死的真不是時候。”
對此毫不知情的蘇硯,和二愣走走停停,牛車有兩次還險些掉進溝里,回到家時天都快黑了。
嗅著空氣中鮮香味兒,“嵐兒,你燉魚了?”
趙玉嵐笑道:“我按照夫君教的法子洗凈了魚腹上的黑膜,抽了魚線,跟豆腐一起燉的,還多放了些料,吃不完明天當魚凍吃。”
自從確定了關系,沒了衣食之憂,趙玉嵐就將心思都放在了蘇硯身上。考慮到夫君嘴刁,還跟著他學了幾道菜。
二愣幫著卸了車,牽著大黃牛道:“硯兒哥,俺走了,順路把牛車還給宋四狗。”
“等下。”
蘇硯看到鍋里燉了大小十來條魚,給二愣盛了三條,舀了十幾塊豆腐,“帶回去給你爹娘嘗嘗,明天過來干活。”
千滾豆腐萬滾魚,魚肉都脫骨了,豆腐也吸滿了湯汁,一碟紅玉方,大白菜炒五花肉,主食是熱氣騰騰的大米粥和白面饅頭。
看似平平無奇的一餐,在這個時代已經超越了絕大多數人,甚至比村正李四海家的伙食都不差。
母親捧著飯碗,既高興又心疼。
自從蘇硯開始賺銀子后,家里就好像多了個聚寶盆。有時也不見蘇硯從鎮上買米買面,可米面卻是蹭蹭往上漲。
蘇硯看她心事重重,“娘,大宅給您添堵了?”
“沒有。”
母親搖了搖頭,擔憂道,“硯兒,總吃這些得花多少錢啊?我吃糙米咸菜不礙事的。你多攢點銀子,把玉嵐娶過門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