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頓了頓,“西北風刮了兩天了,說不定又要下雪了。沒事趕緊回去吧,記得多存些糧食,省的餓肚子。”
“四海叔,我就是為這件事來的。”
蘇硯神色凝重,“我去鎮上賣魚時遇到一位老先生,他說夜關星相,不日就會降下大雪。”
李四海收起了笑容,疑惑道:“你去鎮上賣魚?這些魚都是你打的?”
“對!”
蘇硯點點頭,“今秋收成不好,村民家里余糧不多,我想把捕魚的方法告訴大家,又擔心大家不信,特意來四海叔商量一下。”
古人對待天災,秉承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百姓吃不上飯了就會變成流民,村民都外出謀生,他這個村正也就當到頭了。
李四海迅速權衡利弊,當即便做出了決定,命令兩個兒子召集各家的當家人,小兒子點燃了偏廳里的蠟燭。
……
爐膛里散發著星星火光,趙玉嵐往里面加了兩根兒細柴,借著燃燒的火苗,看著手里的棗木簪子若有所思。
棗木簪通常都是送給妻子,寓意著早生貴子。
叔叔知道這層意思嗎?
“玉嵐,這是誰給你的?”
突如其來的質問打斷了她的思緒,“說,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
趙玉嵐看著滿臉憤怒的蘇母,小聲道:“不是的,這是叔叔送給我的。”
“硯兒?”
蘇母想到蘇硯最近幾天的變化,處處對趙玉嵐的關心,拉著她手道,“玉嵐,你想嫁給硯兒嗎?”
趙玉嵐雖是罪臣之后,生的纖細嬌弱,卻心善耐勞,骨子里也有韌勁兒;既然蘇硯對她有心,倒不如成全他們。
趙玉嵐俏臉通紅,為難道:“可是我……”
蘇母確定她對蘇硯也有好感,趁熱打鐵道:“什么你啊我的?你沒過門大強就戰死了,總不能這輩子都不嫁人了吧?”
趙玉嵐羞赧道:“萬一他沒那個意思呢。”
“你等著硯兒吧,我年紀大了,不陪你熬著了。”
蘇母將棗木簪插在了趙玉嵐的發髻上,打著哈欠離開了。
趙玉嵐摸著發髻,一時間心亂如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