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昊神色凝重,“教育局履職情況呢?”
“據了解,教育局沒怎么管。有些家長打電話、寫信舉報,都不了了之。”
葉明昊明白了,為什么富洲縣的學校補課這么嚴重,跟教育局的默許、縱容有關。
但凡教育局真正落實,那些學校的膽子也不會這么大,簡直就是明目張膽。
葉明昊先是檢查了督查室整理的材料,然后他來到范明博的辦公室,將情況詳細匯報了一下。
“教育局對華英小學食堂問題的處理,落實情況如何?”
“目前還沒有反饋。”
范明博冷笑,“他這是心存僥幸啊,你知道嗎?昨天市教育局的郭庭冬局長給我打電話,充分肯定富洲縣的教育工作,說今年高考成績再創新高,重本率有所提升,還有兩個學生考起了清北,說我們縣政府領導有方,縣教育局落實工作有力,把劉強貴狠狠表揚了一番,好像富洲縣離開了劉強貴,教育工作就要倒退幾十年!”
葉明昊也笑了,他們居然還有臉說富洲縣的教育質量!
富洲縣歷史上是有名的才子之鄉,宋朝僅考取進士一百六十七人。明朝時考取四百七十四個舉人,取得進士資格的高達一百三十四人之多,占當時江州省進士總數的十分之一強。
由此,民間就有“富洲多才子”的說法。縣城里那座宋朝期間修建的文廟,一直保護得很好,延續至今。
新中國成立以后,富洲縣的教育一直名列全省前三。巔峰時期,一年考上清北的學生有十多個,臨市的學生都專門跑來讀書。
新千年后,富洲縣的教育質量每況愈下,本科、重本率持續下滑,考起清北的學生越來越少。
近幾年,勉強有一兩個尖子生考取清北,大家都彈冠相慶。
至于本科、重本率倒是趨于穩定,然而卻是在低水平波動。
郭庭冬這么表揚劉強貴,簡直就是睜著眼說瞎話,居然一點都不臉紅。
“出現這樣的情況,教育局難辭其咎,華英小學食堂承包人又是劉強貴的親戚,我看先停職,等問題調查處理清楚再考慮下一步安排。”范明博沉聲道。
副縣長華昌民聽到這個決定,頓時愣住了,沉默半晌才道:“縣長,這太突然了,劉強貴也沒什么問題,忽然停他的職,有些說不過去吧!”
喜歡絕對權力:我就是靠山()絕對權力:我就是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