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能不能精準著艦,著艦指揮官的作用非常重要。
著艦燈光指示系統是直接用的美國佬的技術,著艦指揮官通過控制燈光,告訴飛行員飛機的相對狀態。
偏左了還是偏右了,高了還是低了,“十”字型燈光指示系統會用不同顏色的燈光給提示飛行員,而且這種燈光能夠穿透氣霧,并且在晝間依然有良好的光亮。
李干建立降落航線后,目光在著艦燈光指示系統和甲板之間來回掃視著,一點一點地調整著飛機的姿態。
“很好,保持住。”著艦指揮官用俄語說。
李干用俄語回答,“明白。”
忽然一陣風過來,飛機姿態頓時被破壞了。
此時,飛機的位置距離飛行甲板僅有5公里。
時速335公里,即每秒差不多1公里,即飛機5秒鐘之后,就要掛鉤了。
僅僅5秒鐘!
這個時候,飛機的姿態飛行姿態被陣風破壞了,左右角度、上下角度,全都破壞了。
只有5秒鐘的反應時間。
開過飛機的都知道,突然襲來的陣風通常是連續不斷的,此時李干遇到的就是這種樣式的。
連續不斷的陣風襲來,也可以稱之為橫風,因為是從東面吹來,而海參崴空軍基地這里的艦載機訓練基地,跟隨的是夏季向南起降的原則。
即跑道呈現南北走向,夏季吹南風,因此是由北向南起降,冬季吹北風,由南向北起降。
東西風就是橫風。
陸基也好,飛行甲板也好,戰機起飛都是要迎風的,也就是會所要和風向對立,如此才能獲得足夠的升力。
飛機飛行需要升力支撐,這個力要大于飛機的自重,這是物理上的定律。
其關鍵就在于氣動布局,因此有些飛機在失去動力的時候,可以滑翔好幾十公里降落,有些飛機一旦失去動力,就跟被鳥槍打中的小鳥一樣,直接就垂直墜毀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戰斗機起飛是必須達到一定速度才能獲得足夠的升力的。
同時,航母飛行甲板降落跑道寬度僅有40米,殲-15的翼展是153米,這意味著,左右角度偏移2度的話,飛機要么撞上艦樓,要么從航母左舷海面飛過。
橫向陣風的影響太大了。
僅有5秒鐘。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著艦飛行,最穩妥的選擇就是抬起機頭,掠飛過去,繞圈回來之后,重新建立降落航線著艦。
任何國家都是這樣做的。
更別說,東大這邊所有系統全都是沒有經過實際測試的,比如攔阻索,誰也不知道這套系統能否拽住二十來噸的飛機。
說白了,李干面對的所有系統全都是未經實際測試的。
因此,他應當加速爬升繞圈,第二次建立降落航線。
然而,李干控制住飛行姿態后,立即對著艦指揮官說,“我按照計劃著艦。”
著艦指揮官立即把飛機的相對姿態報了過去,“洞幺,你向右偏離了5度,有撞擊艦樓的風險!”
李干早就發現機頭指向不對,他穩穩地調整著機頭,戰機就這么朝著艦樓的方向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