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f班273人共三個班,d班240人共三個班,c班213人共兩個班,b班180人共兩個班,a班90人一個班!”
“總共十一個班級,6個普通班,4個重點班,1個精英班,每個班級設有一名中隊長,五名小隊長?!?/p>
賀知州的聲音,透過語音系統,回蕩在整個大廳當中。
這一連串的數據里,透露出的信息實在是太多太多。
首先,恐怖的淘汰率!
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原本三千多名學員的隊伍,硬生生被削減了三分之二還要多。
除了采用末位淘汰機制外,每年都會從其他渠道,挑選出優秀覺醒者,納入‘鯤鵬’訓練者基地體系。
其次,嚴格的晉升模式。
這里不講政治,只談實力!
實力是一切的基礎,實力足夠強大,才有晉升的可能,若是實力達不到,那就只能說抱歉了。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覺醒者們的積極性,大大提升,專注于個人實力的進晉,不必再去操心其他。
今年誕生的a級班,就是例子。
a級班的學員,其個人戰力,均在d+級以上,其中的最強者,甚至跨入了c級別!
比如王燁。
王燁本就是b級一班的一名小隊長,只是對比起a班的覺醒者來說,還是欠了些火候。
當然,如此劃分,也有弊端,那就是團隊戰斗力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重點班和精英班里,并不算問題,只是某種程度上,還沒達到賀知州所預想的效果而已。
但在普通班中,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這些普通班的學員,缺乏團隊性,但這種缺乏,也是因為制度的問題。
他們不僅平時要受到重點班和精英班的冷眼,在住宿、飲食、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都要差上許多。
更嚴重的是,沒有向心力,凝聚力,仿佛一盤散沙一般,不堪一擊。
因為每一個普通班的學員,都削尖了腦袋,想要進入重點班,自然不可能將心思花在團隊當中。
相比而言,重點班和精英班的學員,反而要團結很多。
他們的人員流動性低,執行任務的頻率高,團隊合作性自然要強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