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弥獏菚陨c趙松和來自同一個書院時,眾人紛紛訝然。
因楊豐瑞的邀請函發(fā)得很有門道,在場二十余人紛紛來自不同的城鎮(zhèn),唯有吳曉生與趙松和不僅同在京城,還在同一家書院就讀。
“不瞞諸位,吳舉人和趙舉人乃是鴻鵠書院學業(yè)最好的兩位,我特意將他二人一同請來,便是想向諸位證明,京城文風鼎盛,不愧乃闃朝數(shù)萬萬學子朝圣之地。”
楊豐瑞說得滴水不漏。
京城本就是闃朝國都,天子腳下,在場眾人考取功名,誰不是為出仕一展抱負?
說是朝圣之地亦不為過。
無人反駁此話。
很快,眾人開始以文會友,以茶為題現(xiàn)場提詩納詞做文章。
夕陽西下,時至傍晚。
經(jīng)過眾人投票選舉,勝者已出。
第一名,吳曉生。
第二名,張元。
第三名,趙松和。
楊豐瑞留下眾人用晚膳。
席間摸了摸下巴,玩笑道:“若今日是殿試,三位便剛好是狀元榜眼與探花了,不是我說,趙兄確實長得好,白白嫩嫩的,比部分姑娘家更招人喜歡。”
“相比之下,吳兄與張兄更顯魁梧與男兒氣。”
趙松和臉色一黑。
白白嫩嫩?
這是形容男人的詞嗎?
楊豐瑞裝都不裝了!
說到這里,楊豐瑞仿佛才反應過來用詞不當,佯裝自打嘴巴:“我的意思是,文雅,趙兄比在座各位都更有文雅。”
吳曉生陰陽怪氣地笑了笑。
“是啊,但凡趙兄長相差些,或許都入不了郡主的眼。”
“說來,我還未恭賀趙松迎娶新妻之喜,大家不如趁此機會,一同祝他一杯?”
眾人舉杯恭賀。
趙松和硬著頭皮喝茶苦得令人作嘔的茶,剛想放下茶杯,就聽吳曉聲又問——
“不知趙兄與你那前妻可還有聯(lián)系?”
“趙兄和離不足兩月,應當是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