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看了看余書婷,開口說道。
“鋼鐵廠那邊剛好有淘汰下來的偏三輪,爸尋思著我這邊經常要去縣城里做生意,就把這玩意兒賣給了我!”
“這玩意兒外頭賣得貴著咧,爸那邊給了我一個優惠價,我想著機會難得,索性就給買了!”
陳建軍解釋了一遍,孫秀芹這才放下心來。
想著這也算是陳建軍老丈人給謀的福利,她也不好意思推了人家的好意。
安撫好家里人,陳建軍又從車里拿出來一堆東西。
這些都是余大慶給的,除開那一條煙,余大慶還給他弄了十斤大米。
這年頭村里的主食還是棒子面兒,條件好些的,也就逢年過節吃頓白面。
大米這東西,在這年頭算是真正的精糧。
別說農村里,城里那些廠子大部分時間的主食都是饅頭。
眼下雖說已經有了雜交水稻,國內大米產量顯著提高,但稻谷的種植成本也高,價格自然居高不下。
即便陳建軍現在不差錢,卻也沒買過大米。
價格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屯子上的供銷社都沒大米售賣,畢竟平日里買的人少。
一家人看見這些,也都兩眼放光。
畢竟是沒吃過的稀罕物兒。
聽說這些都是余大慶的送的,孫秀芹對自己這位親家也終于有了些改觀。
先前,她還因為余大慶讓余書婷繼續讀書,多少有些膈應呢,眼下看來,余大慶對他們一家子倒也還算照顧。
孫秀芹當即便招呼著陳小娥幫忙燒火做飯,為了配米飯,她難得將家里頭的陳年豬肉挑了一些,做了一桌子好菜。
夜晚,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豬肉下飯,吃的那叫一個香。
次日一早。
陳建軍剛起床,一家子正吃著早餐的功夫。
陳方和家小孫子,陳建民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建軍哥,不好了,二柱叔帶著幾個人去村里頭鬧事兒,都說你跟我爺爺貪了村里賣石材的錢,他們現在正逼著我爺爺,要他把錢都交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