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魏國,是司馬氏的天下,他們並不喜歡忠於曹魏的人。
所以,賈充似乎註定不會起來。
但是,神奇的賈充,總能化腐朽為神奇。首先,在難以起來的時候,他盡最大努力去行孝,讓自己的孝名遠揚;其次,利用父親的名聲。以他父親如此忠於魏國的名聲,要是自己去投靠司馬氏了,不就充分說明司馬氏更該得天下嗎?因為忠心耿耿的賈逵兒子都投靠司馬氏了!
賈充接下來的做法是,背叛父志,接近司馬師。
司馬師正需要賈充父親的名聲,當下重用賈充了,讓他跟隨自己去征戰(zhàn)。
賈充接近司馬師之后,使出了第二招,那就是忠心。
司馬師死后,司馬昭回京城奪權的時候,留賈充守在許昌監(jiān)軍。
賈充沒有讓司馬昭失望,果然對他忠心耿耿,本本分分地監(jiān)督好軍隊,等待司馬昭的命令。
司馬昭對賈充這種做法非常滿意,當下任命他為大將軍司馬。
這時,司馬昭新掌朝政,怕邊鎮(zhèn)的將領們有異議,當下派賈充到諸葛誕那里。
賈充試探地對諸葛誕說:“洛陽的賢人們,都同意皇帝禪讓,這您知道的,您認為如何?”
諸葛誕聽了,當場發(fā)作,厲聲指責賈充說:“你不是賈逵的兒子!你世代受曹魏的恩惠,怎可以辜負國家,將曹魏江山給了別人?這話我根本聽不下去!如果洛陽皇帝有難,我會盡力一拼!”
賈充聽了,沉默不言。
他回去之后,對司馬昭說:“諸葛誕必然反叛,如今征討反而是小事,若事情遲了必大禍?!?/p>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諸葛誕果然反叛。
司馬昭親征諸葛誕,賈充獻計用深溝高壘可克敵方的銳兵,司馬昭計從,擊敗諸葛誕。
賈充因功進封宜陽鄉(xiāng)侯。
他還覺得這樣不夠忠心,還要做出更大的忠心,那就是殺死曹魏皇帝,為司馬氏奪權鋪路。
賈充的父親賈逵在地下有知的話,一定破土而出,殺了這個逆子。
賈充為了司馬氏弒君,這是非常冒險的,也將獲得最大利益。所以風險與利益並存,有多大的風險,就要多大的利益。
殺皇帝的風險,那就不是單單自己死就可以的,還要株連九族。
賈充以他對司馬昭的了解,決定做這危險的事了。
他參與了殺皇帝,果然惹了軒然大-波,許多人要求殺了賈充。
但是,司馬昭維護他了,因為他實在需要這么忠心的人。
至此,賈充得到了司馬氏徹底的信任何重用。
司馬昭臨終前,指定了賈充輔佐司馬炎。
司馬炎稱帝后,拜賈充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封魯郡公。
賈充的權力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