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千羽大人,真是……好手段!”
他猛地一揮手:“撤!”
龍淵轉身,頭也不回地大步離去,禁軍緊隨其后,迅速撤出了倉庫。
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波,在黃策帶來的契約和黃策本人圓滑的安撫下,終于平息。
鹽商們圍著黃策和契約興奮地討論著,無人再提“重立鹽首”之事。
顧老大道:“千羽大人英明,這鹽道新約正是來得及時,我等卻是后知后覺,今日,真是對不起千羽大人您。”
又有人道:“對啊千羽大人,您這新約什么時候促成的?真是一點兒信息都沒透露呢。”
楚音卻只淡淡的一句,“若無大家的支持,也無法辦成此事。不過是前些日子,我們針對鎮南王府提出的將鹽政集權朝內的事,而實施的一系列措施起到作用罷了。
皇上英明,推行新政,十年內,商國鹽業不會亂,百姓吃鹽的問題也解決了。”
她笑得云淡風輕,“這是一件好事。”
楚音說得簡單,事實上也很簡單,不過就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罷了。
鎮南王在處理南沐錦事件的時候,在御書房說出了那樣的話,卻正是給了楚音機會。
也是當晚,“千羽大人”約了黃策,由黃策再約了宣佑帝,在宮門外的隱密之處,她獻上了早就準備好的“鹽道新約”。
當時的宣佑帝不接受是不行的。
若不接受,只能看著鹽政繼續被鎮南王攪亂,甚至漸漸的把持。鎮南王利用江明辰姐妹影響鹽行九道的事,沒逃過楚音的眼睛,更沒有逃過宣佑帝的眼睛。
可鎮南王已經表達出明顯要自立為王的心態了,所以宣佑帝怎么可能成全他?
……
所以,就這么簡單地成功推行了鹽道新政,確定,框死了未來十年的鹽道發展,除了朝內與鹽行九道,其他等人,再也無法真正的插手至鹽業來,或者說,沒有比皇帝還大的影響力,都無法再插手鹽業發展了。
所以楚音真的要感謝柳氏。
沒有柳氏的胡鬧,這一切,還真的不一定如此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