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大比之日,京城萬人空巷。貢院外新搭起的考棚前,人頭攢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除了傳統的經義科考場外,還多了兩處特別區域:東側掛著“格物科”匾額,西側則是“海事科”。
“陛下請看?!倍Y部侍郎指著名冊,“格物科報考者三百七十二人,多為工匠子弟;海事科五百零九人,多是沿海漁民、水手?!?/p>
我微微頷首。這個數字比預期要好,畢竟新科初創,能有近千人應試已屬不易。
“那個考生怎么回事?”我突然注意到格物科隊伍中有個金發碧眼的番人。
“回陛下,是佛郎機傳教士利瑪竇的弟子,中文名叫鄧玉函。通曉天文歷算,厲尚書特批其應試?!?/p>
我饒有興趣地多看了幾眼。這個時代就有外籍考生,倒是個好兆頭。
巡視至海事科時,一個皮膚黝黑的年輕人引起我的注意。他正用粗糙的手指在沙盤上熟練地勾畫航海路線,旁邊考官頻頻點頭。
“此子何人?”
“回陛下,泉州漁戶之子,自幼隨父出海,據說閉著眼都能畫出南洋諸島海圖?!?/p>
我滿意地捋須。這正是我想要的人才——不論出身,唯才是舉。
三場考試持續了整整九日。當最后一場結束的鐘聲敲響時,我已在后堂審閱優秀考卷。格物科有人設計出了改良型水輪機;海事科更有人提出了完整的南洋季風航行理論。這些充滿創見的答卷,讓我看到了大夏未來的希望。
“陛下,出事了!”陳芝兒突然匆匆闖入,“琉球急報,倭國薩摩藩暗中派兵登陸琉球北部島嶼,聲稱要替大夏管教藩屬!”
“好個德川家康!”我拍案而起,“朕剛忙著科舉,他就敢試探大夏底線?”
“要立即出兵嗎?”陳芝兒手按劍柄。
“不急?!蔽依潇o下來,“先派快船傳令對馬島守軍進入戰備狀態。等放榜后,朕要親自去會會這個不老實的倭國公!”
——三日后·金榜題名——
京城鐘鼓齊鳴,禮炮聲聲。貢院外墻前,人山人海。當三科金榜同時張掛時,歡呼聲與啜泣聲此起彼伏。
經義科狀元不出所料被江南才子奪得,但最引人注目的卻是格物科頭名鄧玉函——那個佛郎機弟子,以及海事科狀元林阿水——泉州漁戶之子。
“陛下圣明!”當兩名新科狀元被引至御前時,圍觀的百姓爆發出一陣歡呼。尤其是看到林阿水粗布衣衫與周圍錦袍玉帶的鮮明對比,更讓寒門子弟看到了希望。
我親自為二人戴上金花,賜御酒三杯:“望爾等學以致用,報效國家。大夏的未來,就在諸位手中!”
典禮結束后,我立即召集軍機大臣。
“德川家康既然不安分,朕就再給他個教訓?!蔽抑钢D上琉球與倭國之間的海域,“調定遠、鎮遠及三艘新式戰艦,三日后兵發琉球!”
“陛下,新科進士們……”唐若雪欲言又止。
“全部帶上!”我斬釘截鐵,“格物科的隨沈墨記錄海況數據;海事科的編入各艦實習。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他們親眼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海權!”
夕陽西下,南京碼頭千帆競發。新下水的“神機二號”、“神機三號”蒸汽戰艦噴吐著黑煙,與“定遠號”等主力艦組成龐大編隊。甲板上,新科進士們既緊張又興奮地忙碌著,其中不少人將是未來大夏海軍的中堅力量。
我站在“定遠號”艦橋上,望著逐漸遠去的南京城墻,心潮澎湃。這次遠征,不僅要震懾倭國,更要讓這些年輕人親身經歷大夏海權的崛起之路。
當最后一縷陽光消失在海平面時,艦隊已駛入浩瀚東海。夜空中,北極星格外明亮,為艦隊指引著航向——就像這場改革,為大夏指引著通往海洋帝國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