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著窗戶偷看的時秋水小聲跟自己爸爸感慨:“怪不得李奶奶說高奶奶的兒子跟叉燒一樣。”
不對,說高翠芬兒子跟叉燒一樣,還夸他們了呢,生他們還不如生叉燒呢!
叉燒那么好吃,張老三怎么比得上叉燒呢!
想到這,小姑娘咽了口口水,突然好想吃叉燒了呢,她爸爸之前帶她吃過一家叉t燒包,超級好吃呢!
聽到小姑娘咽口水的聲音,時岳:……
怎么說著說著還說餓了呢?
高翠芬這邊還在揚著巴掌趕人,之前她把張老三一家從屋里趕出來的時候,還有馬玉蘭上來攔著,但現在馬玉蘭可是縮著手老實的站在一邊,完全沒有插手的意思。
就算讓她來說,張老三夫妻倆也有點太過分了。
當然,不是說不幫著做飯這事兒有多過分,這事兒雖然做的也不合適,但更讓人寒心的還是張老三夫妻倆這態度,這倆人完全沒把高翠芬當長輩,當親媽看啊!
看著面上明顯不服,哼了一聲轉身離開的張老三一家子,馬玉蘭嘆了口氣。
其實她知道張老三這次鬧是因為啥。
還不是因為不公平了。
張家四個孩子,還都是男孩,老大老二生出來的時候還比較稀罕,等老三生下來一看還是男孩的時候,就沒那么稀罕了,也就是張老三從小就嘴巴甜,知道跟前面兩個哥哥搶東西,所以這種不公平倒也不是特別的明顯。可是等到張家四個孩子都長大了畢業了,之前沒暴露出的矛盾倒是都暴露出來了。那會兒張老大先是接了張老頭的班,又掏空了家里出彩禮結了婚,后面張老二緊接著接了高翠芬的班,讓高翠芬老兩口借錢給他結了婚,輪到張老三的時候,家里又沒有工作能讓他接班,也沒錢給他準備結婚的。
再加上那會兒好巧不巧,趕上知青返城,張老三找了大半年的工作,都沒找著招人的地方,眼見著就要在家里當二流子了,張老三現在的媳婦找上來了,說讓張老三給她當上門女婿,她讓她爸給張老三安排工作。張老三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不過,贅婿本來就不好當,更別說像張老三這樣,連工作都是老丈人給找的,所以張老三每次過年過節的回來,看見前面兩個哥哥,總是要陰陽怪氣的說點什么,這是她們院里人都知道的事兒。只不過今年鬧得格外大了點。
張老三一家離開,高翠芬是最受打擊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