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會變的,郭守孝也不敢妄下結論。
“我明白了,你接著處理公務吧。”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薛云毫不猶豫地起身離開了屋子。
傍晚時分。
衛超按時來到了府上。
飯后之余。
薛云并未提及呂望派人前來拜會一事,僅僅只是不斷旁敲側擊他對呂望的看法。
衛超心里清楚薛云是不會無緣無故邀請自己吃飯。
當他敏銳覺察到薛云在有意打聽呂望的情況后,他也表現得非常配合。
凡是他知道的基本全部都告訴了薛云。
離開的時候。
衛超注意到薛云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似乎在思考著什么事情。
他沒有打擾對方,默默告退返回了營地。
“呂望的信譽還真是不錯啊。”
不知不覺來到一處池塘的薛云背負雙手,抬頭望著悄悄云端探出腦袋的月亮,嘴里喃喃自語了一句。
他從衛超口里得知。
呂望可謂深謀遠慮,才智出眾。
連他父親衛宣與賀師古將軍都對他非常敬佩。
早在他們退守幽都府的時候,呂望便曾建議衛宣賀師古保存實力撤往京城。
一來北境已呈雪崩之勢再也無法抵御戎人大軍的兵鋒,而幽都府內糧草有限,根本無法久守,一旦陷入戎人包圍,想逃都逃不了了。
二來大軍慘敗,楚王謀反,朝廷震蕩,他們率軍撤回京城都可以暫時穩定住局勢,不至于讓局勢變得愈發惡劣,同時還能作為將來北伐戎人的大軍種子。
可惜衛宣與賀師古卻沒有聽從這個建議。
畢竟他們退守幽都府是陛下的命令,說什么他們都要接應到陛下再離開。
可惜陛下沒迎來,反而迎來了戎人大軍的包圍。
堅守幽都府期間,呂望一直肩負著后勤的任務,并且始終站在衛宣賀師古一方,死死壓制著郡守他們意圖投降的文官們。
即便是最后衛宣賀師古決意突圍都是呂望幫他們掃平了所有阻礙。
身為衛宣之子,一直跟在衛宣身旁的衛超對呂望的觀感自然是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