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誰也不會嫌棄肉多,自然是越多越好,還和趙庸討價還價了一翻,最后以3塊錢達成合作。
在院子里面鋸著木頭,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林師傅也被叫來了。
趙威家人搬家,趙威人顧不上,所以把林師傅叫來幫把手。
這林師傅的手底下還有幾個小伙計呢,都是跟著他學做席的。
此時也被他叫來,一行人熱熱鬧鬧的搬了起來。
而家中人來人往的這般熱鬧,老太爺和老太太卻是因為鬧脾氣,累了一天,所以不小心多睡了一會兒。
等到他們醒來后,已經是日上三竿之時,老木匠手中的箱子都已經快要完工。
長有30厘米,寬20厘米,高15厘米,就是個很普通的箱子構造。
但最難的一個地方,則是需要制作音梁。
在面板和背板內側,根據聲學原理,設計并雕刻出音梁結構。
要想效果好,這個音染的形狀,數量和位置會直接影響共鳴箱的音色和共鳴效果。
而且,側板木板也是需要多一道加工手序,得把其弄成拱形。
這就得將木頭加熱,再用一定的工具,讓其把弧度呈現出來。
等到后面安裝的時候,還有一些小零件,比如琴頸,指板,琴橋等,要確保精準的安裝。
這些都是有前人的智慧在里面。
木匠在那里哼哧哼哧的干了半天,也沒有打聽出來這個箱子有什么用。
只以為是趙威想要做個玩具,他一個匠人就盡力的幫對方實現唄。
……
此時的后山上,趙威帶著黃毛,正在漫山遍野的尋找著小刺猬的身影。
平常時候在山上,動不動就能見到一個,還嫌這玩意兒臭,刺也扎人,見到了都是一腳踹開。
偏生這個最需要的時候,二人在山中搜尋了一個小時,一點收獲也沒有。
黃毛累得渾身是臭汗,將手中的鋤頭放了下來。
這是趙威讓拿上的,用來挖洞的。
刺猬是喜歡生活在有水的地方,也喜歡住到洞穴里,或者是灌木叢中。
趙威他們就是沿著一條小溪邊搜羅的,結果,一只也沒有撞見,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找錯方向了。
就在師徒二人再次打起精神來時,趙威眼尖的在一堆枯葉里,發現了一個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