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陣列的天線桿如蠟燭般彎曲,s-200的雷達屏被高溫烤成玻璃態,屏幕上仍凝固著最后捕捉到的殲-16信號!
幸存的白象國士兵丟棄頭盔狂奔,軍服后背印著焦黑的彈片灼痕,一輛冒著煙的bp-2步兵戰車碾過散落的導彈零件,履帶沾滿血肉碎渣!
這場轟炸雖然僅僅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卻以摧毀拉朽之勢摧毀了白象國布置在邊境的70以上的軍事節點!
戰火的濃煙甚至遮蔽了半個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天空!
……………………
龍國藏區,前線作戰指揮部。
“或許我們生產的“鐮刀”自殺式無人機和大量的衛士火箭彈根本用不上了!”
“單靠殲-16戰機的轟炸,便足以摧毀白象國的大部分軍事力量!”
周振邦總司令緊盯著實時動態電子沙盤,并向彭林說道。
原本在他的計劃中,如果在遲遲無法取得制空權的情況下,地面部隊又到了大舉進攻的時間,到時便會使用衛士火箭炮雨和“鐮刀”自殺式無人機飽和轟炸白象國各大軍事目標。
但現在,殲-16的滑翔制導炸彈明顯便已完成這個戰略目標!
并且相比于火箭炮彈和自殺式無人機,航彈轟炸的價格明顯更加的低廉高效!
滑翔制導炸彈和大噸位航彈可以被殲-16這種重型雙方戰斗機空中運抵目標上空,并進行投擲轟炸。
而如果要是使用導彈或者火箭彈將六七百公斤甚至一兩噸重的炸彈發射到上百公里之外,這個成本便無比的高昂了!
這也是制空權的價值所在!
當一方取得絕對的制空權之后,便近乎可以無限使用廉價高效的航彈在對方戰線上“為所欲為”!
“再轟炸一波,地面部隊便可以介入了!”
彭林默默地回應說道。
制空權爭奪戰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一場戰爭的走向和勝負,卻往往是傷亡最小的戰爭。
而一旦到了地面推進階段,那便需要坦克裝甲集團一米一米的逐步推進了。
所以為了減少地面部隊的傷亡和損失,彭林情愿放緩地面部隊介入的速度,再多執行幾波次的轟炸!
“命令兩個殲-16航空旅,繼續轟炸第33山地師裝甲集群,重點打擊t-72坦克群、bp-2步兵戰車集結地、彈藥庫及指揮所!”
彭林站在電子沙盤前,目光冷峻地盯著白象國第33山地師的裝甲集群部署圖。
由于白象國陸軍的這個精銳山地師布防略靠后方,所以其除了防空部隊外,大部分精銳作戰力量仍然得以保存。
而在擁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彭林自然不會傻到讓重裝合成旅去和其面對面的攻堅!
龍國此番作戰的目標除了控制邊境所有地區外,再就是把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