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禮拿到圖紙,默不作聲的看著。
其實他早在去年就已經收到耬車圖紙,只是無法拿出來使用,豐京的世家都不屑一顧。
他倒是想用,對于這事他莫名信任鎮北王,既然他敢讓軍屯全部按他的方式耕作,那么說明他非常自信這種新耕作方式能增產,現實也確實認證了這一點。
周知禮等著皇帝發話。
“周尚書,看出名堂來了么?”“回陛下,臣看這叫耬車的器具應該是用來播種的。
”周知禮斟酌了用詞,回答道。
“鎮北王府做的,鎮北王比你這個工部尚書還要關注農事。
”皇帝語氣淡漠聽不出一點情緒起伏,但周知禮知道皇帝對他有意見了。
“是臣無能,不能幫陛下排憂解難,請陛下責罰。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俯首的工部尚書,許久沒有開口,直到周知禮感覺自己的膝蓋已經麻木。
“起來吧,將耬車圖紙再細化,并做些樣車,給其他府州送去。
”“多謝陛下開恩,臣這就安排,臣告退。
”得到皇帝的首肯,周知禮起身努力維持自己的儀態,慢慢走出大殿。
往工部走的路上,周知禮面無表情,儀態端莊。
只不過他心里想的什么,無人知曉罷了。
世家們的心思回轉楚懷北管不著也沒法管,夏收結束,她要開始著手準備煉鐵工坊了,并且一百位府兵已經穿插到位,有足夠的人手做事。
楚懷北畫了工坊圖紙,跟幾個善營造的府兵們溝通想法,這幾個人是要派去督建的,他們需要保證工坊造的萬無一失。
楚懷北依據前世的小型煉鐵廠再結合現在的鐵匠鋪改造成新型工坊。
她將沿襲前世流水線工作制,畢竟她手中只有十六位鐵匠,能力還參差不齊,按一人獨立完成一件的傳統工作制,效率太低了些。
挑選了一個親兵巡防的日子,將組織好的基建人員扮成商人送進了大山,一同去的還有一百位府兵,五十人駐守鐵礦場,五十人駐守煤炭礦產。
楚懷北派五百親兵每三日巡防一次,兩千親兵輪換著來。
讓扮成商隊的物資車隊,每三日送一次,這樣正好兩方卡上時間。
工坊建造速度很快,母親養的這些營造工匠手藝了得,據府兵回報,這些工匠看圖紙就能理解王爺的想法,他們只在旁邊提點一下,一些新事物也能迅速掌握。
楚懷北內心佩服,果然自古以來都不能小瞧勞動人民的智慧。
這天楚懷北吃完早膳沒有立馬去軍營,而是同母親商議將莊子上半大小子送去當鐵匠學徒的可能性。
因為這工坊打的是兵器,想來想去除了工匠,學徒還是要捏在自己手里比較放心。
這事弄不好,造反的名頭就要落在自己頭上,天地良心,她可沒有這個念頭,只是想試著打造一些她所知的防御武器,好讓她在之后的戰場上擋住蒙古軍。
學徒也是要常年留在山中,沒有命令不得私自出山,這個條件一般人很難接受,說一句不好聽的,這等于把家中未來的頂梁柱抽走了,還一去不知死活。
楚懷北也只是跟母親商議,并不是強制執行,她又不是周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