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怎么樣,別人怎么樣,我們就要怎么樣嗎?
“從前在小李村的時候,大阿姐就經常講:我們不能像他們那樣。
“三堂伯被族里逼的家破人亡,大阿姐就很生氣,說這樣欺負三堂伯,和當初三堂伯欺負我們,不是一樣的嗎?大阿姐要站進祠堂講話,起因就是這事兒。
“大阿姐講,我們要捫著心做事做人,我覺得大阿姐講得很對。”
“你大阿姐令人敬佩。”顧硯提起壺,給李小囡添茶。
“不過,現在整個兩浙路,甚至整個江南,大約都知道我跟你朋友相交,或者還有別的說法以為,你哥哥進場考試,不用我說什么做什么。”
“我回去跟大阿姐和哥哥商量,我們不考了。”李小囡沉默片刻,看著顧硯道。
“何必因噎廢食。”顧硯有些哭笑不得。
“等哥哥的學問文章足夠一個舉人的時候,再去考就是了。做人,先要心能安,否則,美食食不知味,美景視而不見,沒有心情啊對吧。”李小囡笑道。
“怪不得你吃什么都那么香甜,受教了。”顧硯拱了下手,笑道。
認知統一
李小囡回到家,堂屋里,李玉珠和梅姐對著半匹細布來來回回的比劃,商量著怎么裁最劃算,李金珠納著鞋底,時不時建議一句兩句。
“哥哥回來了?”李小囡看向東屋。
“回來了。”李學棟答了句,探身出來。
“沒什么事兒吧?”李金珠仔細看著李小囡。
“哥哥要去考秋闈了?”李小囡沒答李金珠的問話。
“剛剛還跟大阿姐講這件事。”李學棟從屋里出來,“原本是想去考考,我肯定考不上,就是想看看秋闈怎么考,經經場。
“可今天董山長找我,問我今年考不考秋闈,讓我趕緊去考,說是趁著世子爺這會兒在江南,兩浙路學政又是尉學政。”李學棟看向李金珠。
“我讓你哥哥別去考了。”李金珠干脆直接的接話道。
“哥哥想考個舉人出來嗎?”李小囡看向李學棟,笑問道。
李學棟猶豫了下,“想是想的,可我學問文章都不行,至少現在不行,雖然教授們都夸我,董山長也夸我,可我自己知道,同窗們,”
李學棟的話頓住,“洪二哥講,不要理會同窗那些閑話,說他們是吃不著葡萄就說酸,可確實是酸的。
“我想憑自己的本事考上。”
“要是你的文章一直寫不到那么好,一直考不上呢?”李小囡追問了句。
“那就一直想著,我還想著自己要是個大才子,那該多好,就像府學里的陸學長那樣,可我這輩子都當不了大才子。”李學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