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啊,像他這樣的人居然還有九個!九個啊!”
這些驚恐的評論引發了更多人感到害怕,當然也不缺有理智地覺得還是要先關心一下傷者和死亡人數。
“人已經被殺了,還是先關心一下傷者以及死亡人數吧,一百多人啊,都趕上八。九場校園槍擊案了!”
“死亡人數還在持續上升,我已經不敢看下去了,也不知道哪里能給傷者募捐,四環那邊的兩個街區現在已經成了廢墟了,全都是那個家伙干的。”
“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少警察,我看到好幾個警察攻擊那個家伙被甩出去的了,好像最后拖延時間讓導彈擊中那個恐怖分子的人也傷得不輕——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家伙究竟怎么上去的,但他救人他就是好。”
這些網友關心的只有傷者,以及傷亡情況。
不過還有一些網友關系的重點就有點不太對勁了。
“……這么一說我突然感覺情況還好,我們才幾個月好像就不止十場校園槍擊案了吧。”
“這還只是校園槍擊案,首都地鐵站一個月時間死的也不止這些,主要還是房子倒塌嚇人。”
“但這跟我們又有什么關系呢,絕大部分倒塌的都是富人區的別墅,他們基本有另外的房產的,比起擔心他們還不如擔心自己的工作呢。”
當然也有人將重點放到了那人究竟是怎么飛上天的,在各種各樣的自媒體的拍攝下,之后上去的那個人究竟又是怎么飛上天的?
他們甚至有人去詢問了官號,但所有官號全都在裝死。
而這時候時間已經到了上午十點。
絕大部分人已經開始上班,并且完成了一點工作。
摸魚時間到了。
于是網絡上的輿論更是仿佛baozha一樣開始增長。
張恬也同樣是其中一員,她悄悄咪。咪地將網頁縮小到右下角,一點點瀏覽社交媒體,時不時還忍不住發表一些意見。
——然后就和人家吵起來了。
而吵架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那個男子究竟是不是外星人?他身上的傷疤究竟是怎么來的?他是不是典禮儀式上和總統握手的那個人?他的超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后來上去的人為什么也能飛?
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全都能吵起來。
張恬甚至看見了一個爭論那個男人究竟是男是女還是跨性別的。
張恬:……
而就在網絡上的眾人吵得正歡的時候,媒體也開始發力了。
他們是為了流量完全不會要職業道德的。
于是他們評價這次事件,基本上是怎么刺激來什么。
比如說政府沒有管理好這些人啊,比如說特殊部門的人出手抓人是他們應該的啊,比如說他們居然放任恐怖分子對a國造成這么大的損失,應該他們賠償的啊。
甚至還有說救人的人根本就不是超級英雄,肯定就是他把人放出來的,不然他為什么要救人呢?
這些話題看上去相當智障,基本屬于鉤咸餌直的那種,但這些媒體并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動用各種話術把話題引導到他們想要引導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