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含義不言而喻,張苒勸不動,就是你這個女婿的事情了。
霍去病:“……那我與岳父商議一番。”
見他包攬下來,劉瑤暫時不過問。
只愿張湯此次就算不愿意辭官,以后也收斂性子,現在朝野也算是穩定,不需要重刑酷法,她擔心時間久了,阿父為了平憤,犧牲張湯,若真是那樣,著實惋惜。
不知霍去病張湯說了什么,張湯此后確實收斂了一些。
時間來到元狩三年。
春季,東方出現異星,在目前戰局順利,朝野穩定的情況下,此事幾乎沒有什么影響。
劉瑤看著那些術士上奏的各種說法,撇了撇嘴,心說等到她弄出天文望遠鏡后,好好給阿父上一課。
夏季,五月大赦天下。
河西之戰結束后,隴西、北地、上郡一帶日益安穩,所以劉徹下詔將三郡的戍邊將士裁撤一半,減輕百姓的徭役負擔。
北邊的匈奴目前已經被打趴下,劉徹的注意力放在南邊,計劃征討昆明地區,因為該地有三百里的滇池,所以劉徹打算修建昆明池練習水戰。
民間百姓沒想到匈奴打完以后,又要水戰,頓時麻了。
他們是高興陛下將匈奴趕出了河西走廊,但是近些年戰事頻發,大家徭役不斷,著實受不了。
打仗需要兵卒,可平時運送糧食、木材、兵器卻需要他們這些徭役。
眼見民間百姓的情緒不好,朝野公卿也上奏勸劉徹少興兵事。
劉徹嘴上答應的好好的,心里想著匈奴已經打到這份上了,不對他們最后清掃,讓僵蛇變死蛇,難道還要給他們送溫暖,讓其有機會休養生息,咬他一口。
是故,元狩四年,劉徹派遣衛青、霍去病一同出擊,各率領五萬騎兵以及說萬步兵深入漠北,公孫敖、曹襄、李廣、公孫賀、李沮……而此戰,劉徹要衛青、霍去病他們達成對匈奴全殲的目的,不管是將匈奴本部徹底留在漠北,還是驅趕其遠遁西北,在大漢的鐵騎下,沒有他們生存的地方。
劉瑤聽說李廣也去了,心頭頓呼不妙,只能祈求李廣此次運氣能好些,最后得償所愿,讓大家都有圓滿的解決。
對于已經六十多歲的李廣來說,封侯已經成了他一輩子的執念,他清楚明白,此次漠北之戰是他最后封侯的機會,所以三番五次地祈求劉徹。
劉徹也為難,因為李廣年紀大了,若是半路上身體扛不住,或者李廣的運氣又不好怎么辦。
耐不住老將軍的祈求,劉徹也就答應了,當然他也留了一個心眼,暗中囑咐了衛青一番,畢竟此次大戰不能因為李廣而受影響。
可是……
他們原先只有三分懷疑,現在能將十分臟水潑到你身上!
元狩四年春,衛青、霍去病兩路大軍出擊,深入漠北,遠程奔襲作戰。
此次戰役本就是長途作戰,除了十萬騎兵,另外還有步兵十萬掩護輜重,加上隨行運糧的役夫,參與作戰人數規模在五十萬之上。
衛青由定襄出塞,探知匈奴單于烏維的位置,以李廣、趙食其為右路,他為左路,越過大漠,追擊千余里,而匈奴單于烏維亦率領萬騎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