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
什么“一半一半”。
阿瑤難道嫌棄銅范不夠好用?還是覺得太小?
……
劉瑤回去后,將她記憶中的翻砂法畫了出來,制成圖冊交給工官令,讓他交給從水衡都尉帶回來的那五個工匠,其他的事,她就不再過問,開始研究新幣制,打算寫一份新幣制“企劃書”,順便將斤兩這方面也改一下。
爭取寫的清楚明了,讓劉徹和朝野大臣都啞口無言。
五月初,在衛青率眾將士凱旋而歸之際,工匠那邊終于將翻砂法給琢磨透了。
翻砂法看圖紙很好理解,但是對技藝要求高,首先就是要準備精致的母錢,然后將所要鑄制的母錢放入砂中,分陰陽兩片拓下工件的輪廓。
接著設好流道、進液口、出氣口,然后盒在一起澆筑。
工匠對于這種工藝很驚奇,這種方法比起范鑄法,有相當大的優勢,除了制造的錢幣更加精致,而且翻砂可以鑄造多枚,提高了效率,還節儉了成本。
在劉瑤還沒有將結果告訴劉徹時,工官令已經將母錢還有由母錢翻砂鑄制的子錢都送劉徹的案前。
鑄錢工匠所用的母錢是由劉瑤設置的,分為正反兩面,外面內方,一面刻著“元朔通寶”四個字,另外一面則是刻著“一錢”兩個字,對比過往的銅幣,字跡清晰,看著更精致。
劉瑤當然想在精細一些,不過只是日常使用的銅幣,也沒多大講究,暫時不用太精細,后續若是使用金幣、銀幣倒是可以更加精致些。
劉徹拿起兩枚新銅幣在手中把玩,用力掰了掰,興致勃勃道:“這是阿瑤給你們想的新的鑄幣法子?”
這么精致、清晰的銅幣,確定不是一枚一枚刻出來的嗎?
據他所知,一些造□□的人還有先鑄后刻字,可沒有上林三官那么好的技術。
工官令躬身道:“是!臣還帶了兩名老工匠,陛下若是想看,臣可以讓他們現場演示一番。”
“快宣!”劉徹當即催促。
“諾!”工官見他應允,讓朗衛將工匠帶進來。
兩名老工匠顫顫巍巍給劉徹行了禮,劉徹脾氣很好,溫聲道:“二位老人家莫慌,你們給朕好好表演一番翻砂鑄造錢幣,朕有厚賞。”
兩位老工匠誠惶誠恐又磕了頭,然后開始擺弄道具。
劉徹看著他們將母錢放入砂中,拓下后,設好流道、進液口……然后再合在一起澆筑銅液,等銅料完全冷卻,就得到一個棵金燦燦的銅錢樹,有八個樹杈,每個樹杈上串著一枚銅錢,看起來喜慶的很。
接下來,將“銅錢樹”分割、打磨就行。
另外一名工匠用鋸子將銅錢從“銅錢樹”上鋸下來,然后使勁搓了一下銅錢的刀口,打磨圓潤后,一枚锃亮的子錢就出爐了,與劉徹桌上的“元朔通寶”沒什么區別。
劉徹接過新制的銅錢,有些手癢,也想自己翻砂鑄拓一番,畢竟看著沒有多少難處。
工官令見劉徹滿意,又接著道:“臣還發現,此法不僅可以用于錢幣,也可以用于其他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