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道不是想要得到朝堂的正名么,
那么朝堂就不表態。
要知道淄青雖然不把朝堂放在眼里,
但是李師道情況卻有點不同,
他和已經去了節度使李師古雖然是兄弟,但是兄弟二人關系并不好。
此次李師道接任,
淄青藩鎮內部其實是有人反對的,
因此他才迫切的需要朝堂的證明。】
眾臣又看向翰林學士的李絳,
心道這算什么解決的辦法?
【沒想到朝堂這種模棱兩可的態度真讓李師道急眼了,
為了趕緊得到朝堂的認可,
李師道竟然同意交出淄青的官員任免權,并且向朝堂交稅。
早知道藩鎮之所以讓朝堂頭疼,
是因為兵權,收稅還有官員的任免權都在節度使手上,
李師道竟然一下交出了兩樣大權!
唐憲宗李純聽此,立馬任命李師道為節度使!】
還能這樣?!
唐憲宗李純驚訝不已,今個算是給他平定藩鎮打開了新的思路,不一定要打。
【公元809年,成德節度使王士真病逝,他的兒子王承宗要繼承節度使一職。
因為修養生息了這么多年,唐憲宗李純這次不想妥協,他想直接拍官員接任成德節度使一職。
但是這種做法是有風險的,怕是會刺激成德造反。
這么大的事,唐憲宗李純還是找眾臣商量商量。
宰相裴垍不同意這樣激進的做法,首先,唐憲宗李純之前已經同意了李師道的節度使之位,如今不同意王承宗,他定會造反。
之前解決李師道問題的翰林學士李絳也同意宰相裴垍的看法,認為不能輕易動成德。
之前兩場削藩大勝,是因為那些藩鎮本就受朝堂管轄,但是成德卻不同,對朝堂的認同度低,此時貿然發兵,定是一場苦戰。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