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看著自己得所作所為,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為不愿意妥協以及對武將的不信任。
武將他不信、宦官也不信,自然只能信事事都向著自己的奸臣
。
與其說自己信奸臣,不如說自己只信任自己。
想到自己聽楊炎殺了劉宴,隨后又殺了楊炎,不聽勸告送忠臣顏真卿去死,一樁樁一幕幕,李適都想直接了斷了自己……
【咱們言歸正傳,繼續說戰事。
聽聞朱泚稱帝,他之前帶領的幽州兵亦投靠了朱泚,而唐德宗李適也終于等到了援兵。
靈武、鹽州、夏州、渭北等地聯合出兵勤王,大概有數萬兵力。
這支部隊從北方而來,他們眼前有兩條路可以選,一是奉天西北的漠谷,二是奉天城北的皇陵,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皇陵。
該勤王大軍征求唐德宗李適的建議,于是李適召集眾臣討論。
大將渾瑊否定了奉天成北這條路線,漠谷狹窄,山谷這樣的地方易守難攻,若一旦遭到敵方偷襲很難有勝算。
而皇陵那卻不一樣,但凡建皇陵的地方肯定是地勢平坦,并且有山有水,勤王大軍可以利用樹林來隱蔽自己的行蹤。】
唐太宗,唐殿
李承乾他們紛紛點頭,雖然他們沒有帶兵出征,但是也讀過兵書,自然知道大將渾瑊的選擇沒錯。
大敵當頭前就不要考慮什么皇陵不皇陵的問題。
“但是我覺的唐德宗不會信大將渾瑊之言。”李治道。
一旁的李泰也點點頭,他的想法和李治一樣,聽了這么多唐德宗李適的事跡,也能看出他壓根不信任武,且前面神跡也說過他無比信任那個奸臣。
既然是奸臣,定不會出什么好主意。
“大哥,你認為呢?”李治問一直沉默的李承乾。
李承乾嘆了一聲氣,顯然他的想法和李泰和李治都是一樣的。
【但是宰相盧杞卻不這么認為,他覺得漠谷離奉天特別近,就算有敵人埋伏那么奉天還可以出兵相助!】
【阿斗】:奉天不都等著勤王大軍相助么,他們哪有余力去救勤王大軍?
阿斗覺的這個奸相的言論特別炸裂,根本是不過腦子就說出的話。
到底是誰救誰呢?
【而且盧杞還提出一個特別重要的理由,若是讓勤王大軍從皇陵過,那便會驚動先皇。
大將渾瑊聽盧杞此言路十分氣憤,叛軍朱泚攻城早就驚動了皇陵下的先皇,且如今形式危機,哪里顧得上考慮墓下的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