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氣的不行,如此有才能的大臣說賜死就賜死,這樣的皇帝不是昏君是什么。
唐太宗,唐殿
唐太宗李世民卻沒急著發表言論,方才神跡也說過,后世李適合他父皇的執政理念不同,先是對掌握權利的宰相動手,隨后又是對掌握財政的臣子動手。
唐太宗李世民想看看李適到底做何打算。
【目前根據史書記載,劉晏全因為楊炎對其打擊報復。
但是劉晏對大唐的功勞眾人皆知,當了這么多年的太子李適難不成一點不知,他就昏庸到如此地步么?
既然昏庸,那么唐德宗李適為何還大力支持楊炎日后的“兩稅法”呢?不知大家有何看法?!?/p>
樂瑤分析史料,總覺的劉晏之死太過突兀,甚至史書上都沒提審訊之事。
好似唐德宗李適特別著急讓劉晏死一樣。
武周
“三郎,你如何看?!蔽鋭t天問李隆基。
如今離著神跡出現過去三年,李隆基已經十歲,武則天立李隆基為皇太孫。
雖然李隆基晚年昏庸,但是從目前的子孫后代來看,李隆基的確是最適合當皇帝的人選。
這三年,武則天完全按照培養帝王的標準來培養李隆基。
武則天最擔心的就是李隆基飄,因此除了培養李隆基外,武則天同時加封太平為鎮國公主。
有權利制衡李隆基,才不會讓他發飄。
【李隆基】:什么兩稅法?
李隆基沒有急于回答武則天提出的問題而是求問神跡什么是兩稅法。
【唐朝之前一直實行的是租庸調制。
所謂租庸調制度,是以人頭為基準收稅。
但是隨著土地兼并,大量的百姓失去了土地,交不起稅的他們只能逃亡成流民。
兩稅法則是戶為戶為單位收稅,且以貧富分等征稅,土地越多交稅越多,一年收兩次稅。
并且交稅必須要交銀子,不能以糧食布匹代替。
兩稅法的實施充盈了唐朝的國庫,但同時也觸及了大地主階級的利益。
可以說要沒有唐德宗李適的支持,兩稅法很難實施?!?/p>
蜀
阿斗沒有想到這個楊炎也是個有本事的大臣,但是再有本事也不該陷害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