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覺得宦官可否信任,他們的利益當真和帝王一致?”武則天繼續問。
李隆基再次沉默,再次之前他一直認為宦官是最好的爪牙,因為他們是依附于帝王的存在,雖然他們會作威作福但是不會篡權。
“宦官是不會篡權,但是他們會亂國。”武則天似是看透了李隆基的心聲。
武則天看的出李隆基的確是可塑之才,但是要好好的塑造,改掉他的劣性。
身為帝王,武則天自然是想留下好的名聲,前提是她的后人得爭氣,不然后人作亂敗壞的卻是前朝皇帝的名聲。
【長安之亂,宦官魚朝恩和他率領的神策軍解唐代宗李豫于危難之中,因此宦官魚朝恩于唐代宗而言的確是功臣。
且在眾節度使不聽令的情況下,重用魚朝恩和培養神策軍乃是唐代宗李豫的無奈之舉。
但隨著神策軍的重用,神策軍已然成為了天子的直屬軍,并且在大歷四年接管長安西、北方的軍鎮后,勢力越發壯大。
而掌管神策軍的官宦魚朝恩則跟著水漲船高,他的心腹亦被安排要職。
皇甫溫任陜州節度使,周皓任丹延都團練觀察使,宦官魚朝恩本身的職位就更多了。
可以說中央禁軍和藩鎮軍中都有宦官魚朝恩的勢力。】
武周
“我知道他為何要殺這宦官了。”李旦難得發言。
自打知道后朝之事后,李旦比之前多了幾分責任感。
“說說看。”武則天道。
“太子的直屬軍隊由宦官魚朝恩掌管,若他有二心,李豫危矣。”李旦道。
武則天沒回應李豫,顯然李豫看問題還是只看表面。
李旦見自家母后不回應自己,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說的對還是不對。
這是不對的意思?那自己哪里理解錯了?
唐代宗,唐殿
聽自己給宦官加封如此多的職位,唐代宗李豫自嘲的笑了笑。
身為帝王的猜忌到自己這里表現的淋漓盡致,不知是可笑還是可悲。
【咱們再來看看唐代宗李豫在突然處死宦官魚朝恩之前又做了什么。
根據《李過折墓志》記載,唐代宗李豫安排他另一個心腹宦官駱奉仙擔任神策軍監軍。
并且在永泰元年,宦官駱奉仙又被唐代宗李豫提拔為軍容使,掌管內兵。
明顯,唐代宗李豫所作所為是分官宦魚朝恩的兵權。
《全唐文》中記載,神策軍的糧草和木炭等剛需并不是掌握在魚朝恩手中,反而是掌握在朝臣手中,唐代宗李豫此舉明顯制約了神策軍,畢竟軍隊是離不開物資的
所以一代宦官魚朝恩之死,真是的唐代宗李豫的臨時起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