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威信全無,
更難收場,因此唐代宗李豫想要智取奪權。
正在唐代宗李豫夜不能寐的時候,
神跡忽然出現在他面前,到底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
唐代宗李豫并沒有被神跡所驚,反倒是第一眼就認出了神跡。
唐代宗李豫激動起來,他不想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能夠見到神跡。
唐代宗李豫十分注重神跡,趕緊整理衣衫,畢恭畢敬的跪拜神跡。
【仆固懷恩派出他的兒子去攻打辛云京,但是辛云京卻大敗仆固懷恩的兒子。
隨后仆固懷恩改變策略,又讓他的兒子去攻打太原周邊榆次。
此次仆固懷恩并無大義,朔方軍本不想跟著仆固懷恩,加上接連失敗,于是朔方兵馬使張惟岳等人直接將仆固懷恩的兒子給斬首了。】
唐代宗李豫直接僵住在原地,原本因見到神跡的興奮一掃而光。
“終是反了?!碧拼诶钤ム?,削藩之策到底是動了他們的利益,果真在個人利益面前,國家大義不值一提。
聽仆固懷恩造反,唐代宗李豫的第一反應不是如何殺了仆固懷恩,而是朝堂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收回權利。
唐代宗李豫知道此時內亂對唐朝并無好處,外族吐蕃回紇虎視眈眈,唐朝一旦內亂便離亡國不遠。
和其他守城之君不一樣,唐代宗李豫的當務之急是如何讓大唐生存下去。
【隨后被朝唐任命為朔方大使的郭子儀出馬,他率兵到達了河中。
余下的叛軍聽大將郭子儀來,直接投奔,仆固懷恩見大勢已去,又跑到朔方軍的老家靈州。
但是仆固懷恩并沒有向朝堂妥協,他休整了幾個月,到了秋天他又誘吐蕃十萬入寇涇、邠州。
幸好有大將郭子儀在破了仆固懷恩么進攻。
與此同時河西節度使楊志烈為了解長安之難率兵突襲了靈州。
可惜的是,在吐蕃派兵進攻河西,河西節度使楊志烈并未守住河西,最終被吐蕃殺害,河西丟失。】
唐代宗李豫記住了大將郭子儀和河西節度使,當下他最缺的就是對大唐忠心的將領。
那些曾經在安史之亂立過大功的將臣,早已經不是原來的他們。
憑著戰功想盤踞一方,不把朝堂放在眼中,和第二個安祿山又有什么區別。
【公元765年9月,仆固懷恩再一次聯合了回紇、吐蕃二十萬大軍直奔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