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時的李承乾并不想為帝,他怕自己的性格軟肋會誤了大唐。
李泰亦收斂了心性,他看的出來,他家父皇似乎有意培養他家三弟。
有神跡在前,
他怕是與皇位無緣,
還不如做一個賢王,
到時候說不定也能名留千史。
看的出來,
這幾年李世民的教育沒有白費,起碼現在看來兄弟三人都很和諧。
“大哥!二哥!這就是傳說中的神跡么!”李治特別興奮,
當年神跡出現的時候他還是不記事的奶娃娃,
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神跡。
“是神跡。”李承乾摸摸李治的頭,
看的出來他很疼愛這個弟弟。
“雉奴,
你覺得后朝子孫李顯此舉如何。”唐太宗李世民問李治,
別看李治,但小小年紀的他已然開始接觸朝政。
“孩兒不知當時的朝政如何,
光聽此舉不好評論。”李治相當謹慎,“若他面臨的是如漢文帝那樣的情形,
此舉倒沒有錯。”
雖然外戚亂政,但是在權臣當道的情況下就另說。
李承乾點點頭,他果真沒看錯自己這個弟弟,李承乾覺得李治比自己更適合這個皇位。
李家父子們繼續仰頭聽神跡所述,勁量的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后朝之事,如此才能改進。
【因為前車之鑒,眾臣們紛紛勸阻唐中宗李顯,但是李顯不但不聽,還讓皇位韋氏垂簾聽政。
他的態度相當堅決,就如同當年的唐高宗一般,大家是不是又覺得似曾相識?】
阿斗用力的點點頭,何止是相似,簡直是一模一樣!
正是因為一模一樣,阿斗才更加不解,明明當年武后就是這樣上位的,為何唐中宗李顯還要這般重蹈覆轍。
秦
“扶蘇,你如何看。”秦始皇嬴政問公子扶蘇。
“兒子覺得唐中宗李顯如此是為了奪權。”公子扶蘇說出自己的想法,“此次唐中宗李顯之所以能登基,功勞全在于那幾位大大臣,從謀劃到計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