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個個畢恭畢敬,但到底有幾人忠于自己卻不得而知。
或許,唐太宗時期的諫言不錯,但是要換一種方式,比如匿名的諫言。
【李顯】:瑯琊王李沖到底招募了多少人?
李顯特別好奇,一萬兩萬還是三萬?
他好奇的心聲以彈幕的形式發(fā)到了天幕上。
不知為何,李旦總覺的他家三哥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他是不是特別想知道那些親王兵敗后自己的下場會如何凄慘??
果然,叔叔沒有一個好東西,他的親哥哥也不是個好玩意。
李旦的心口拔涼拔涼的,感嘆道最是無情帝王家愛,當真如此。
【被瑯琊王李沖派去募兵的蕭德琮來報,愿意跟從李沖造反的只有五千人。
而這五千人里還有一部分人只是單純的為了銀子,不是誠心誠意的為李沖賣命!】
五千人!!!
聽到只有五千人愿意造反,李顯一整個大吃驚,他萬萬沒想到只有這么點人愿意造反。
按理說他們老李家有造反的基因,細數(shù)一下太宗爺爺造反成功了,太子李承乾造反失敗,他哥哥李賢意圖造反。
怎么都不至于只有五千人愿意跟隨造反,這個瑯琊王李沖人緣也太差了!
不光李顯吃驚,李旦也相當震驚,五千人……造反個錘子……
武則天則相當?shù)牡ǎ诖送瑫r她把百姓二字牢記于心。
只要民心所向,這天下就沒人能反的了,神跡所述忽然打開了武則天的另一種思路。
武則天類比了漢文帝和唐太宗,忽然發(fā)現(xiàn)二人之所以被后世成為千古明君,百姓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秦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公子扶蘇感嘆道,若百姓安居樂業(yè),到底是李唐江山還是武氏天下于百姓根本無所謂。
聽神跡所述了那么多,百姓二字已經(jīng)被公子扶蘇牢記于心。
公子扶蘇在思考的同時,秦始皇嬴政亦在思考,并且把思考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政策。
秦始皇嬴政對歷朝歷代的政策都記錄的非常詳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今秦朝終于不用摸著石頭過河了。
【雖然手上只有這么點人,但是此時的瑯琊王李沖已經(jīng)騎虎難下了。
要不說造反需謹慎,這可是一條不歸路,一旦開始就只能一條路走到底。
瑯琊王李沖的計劃是先把博州作為作為根據(jù)地,隨后率領(lǐng)大軍渡過黃河,一路攻打到洛陽,半點不拖泥帶水。
計劃是好的,若李沖有李敬業(yè)的十萬大軍說不定還真能推翻武則天的統(tǒng)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