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魚朝恩聽此謠言,趕緊進諫唐肅宗,讓唐肅宗給李光弼下令,讓李光弼趕緊攻打洛陽。
大將李光弼恐是有詐,他不想輕易攻打洛陽,無奈圣旨下,李光弼只能硬著頭皮上。
之前咱們說過,朔州大軍中反對李光弼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唐肅宗冊封的副節度使仆固懷恩壓根不服李光弼。
對李光弼的命令他根本不聽,于是在攻打史思明大軍時,仆固懷恩擅自行動,落入史思明的圈套。
唐軍大敗,河陽失守。】
唐肅宗李亨僵住,又敗了…怎么就又敗了…
開元年,唐
“竟然又敗了,這個chusheng半點不會用人,若是朕,朕定不會這般。”李隆基聽到大唐戰敗,非但沒覺的難過反而幸災樂禍。
當然,面上李隆基還裝出沉重的模樣。
唐肅宗李亨越是無能,就越襯托出他李隆基的才能。
眾臣……
他們記得神跡之前說過,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同樣逼著節度使哥舒翰迎戰,結果唐軍大敗。
兩人半斤八兩,就如同太宗所言,都是昏君。
【唐肅宗沒想到唐軍又敗了,唐肅宗來不及追究責任。
史思明派他的長子史朝義率大軍繼續沿黃河一路向西,追殺唐軍,大有要一舉拿下長安的架勢。
沒想到唐軍誓死抵抗,史思明并沒有得逞,氣惱的史思明覺的都是他兒子不行,甚至要軍法處置史朝義。
如此徹底惹惱了史朝義,史朝義決定造反,于是叛軍開始內訌。
最終史朝義弄死了史思明,登基為帝,這么一內訌,叛軍的實力大降,再難攻打長安。】
宋
“當真是亂世大唐,就知道自己人打自己人。”趙匡美吐槽,“不像咱們大宋,只被外族欺負。”
趙匡胤……
【按理說如此大好時機,該是一舉殲滅叛軍的最佳時期。
但是唐肅宗李亨并沒有乘勝追擊,不是他不想,而是此時的唐軍也在起內訌…
河東節度使鄧景山貪污受賄,手下士兵造反,直接殺了鄧景山。
與此同時鎮西軍和北庭軍也造反了,并且還對當地的百姓強殺掠奪。
其實大家可以把這些造反的唐軍看做小的藩鎮國,于是長期不受中央管控,對中央的歸屬感極弱。
必須有人能鎮壓住他們才行,不若他們就和叛軍沒什么本質區別。】
聽神跡所述分崩離析的大唐,唐太宗李世民心口一陣悶墩,恨不得手刃了唐玄宗李隆基那個chu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