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瑤真覺得和三觀一致的粉絲嘮嗑特別開心。
樂瑤不是洗白楊貴妃,就是討厭把什么事情都歸結到女人身上,明明罪魁禍首是那些昏庸的帝王才是。
李隆基沒想到神跡會如此直接的罵自己,一點顏面不給他留,臉色愈發難看。
【咱不說楊貴妃如何,今個咱們只分析唐玄宗李隆基。
從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殺三子和傷自家兒媳婦這兩件事上,可明顯看出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步步拉低自己的道德底線。
他不僅在私德有失,在對國家的政策上也開始犯混。
咱們來詳細看看唐玄宗李隆基是怎么一步步把大唐的國運給斬斷的。
首先是節度使的設立,之前咱們也說過,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后,唐玄宗李隆基在邊境九個節度使、一個經略使,共十大藩鎮。
每個節度使手上都有自己的直屬部隊,他們出兵根本不用朝堂下令。
說白了,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把兵權下放,但早期,唐玄宗李隆基為了防止出現藩鎮割據的情況,還讓調動各地的節度使。
可是到了晚年怠政,唐玄宗李隆基甚至讓一人兼數節度使?!?/p>
兵權下放!
幾個大字出現在天幕上,挑動著直播間前眾帝王的神經,但凡英明的帝王便知道軍權有多么重要。
【若只是單獨的兵權下放,朝堂還是能控制邊境的將領。
但唐玄宗李隆基的神操作又來了,因為邊境遙遠,由長安統一運輸軍糧太為浪費。
且每年龐大的募兵費用,讓國庫吃不消,于是唐玄宗李隆基把經濟大權下放給了節度使。
比如鹽稅這樣有關王朝經濟命脈的稅收都下放,讓節度使自負盈虧。】
經濟下放!
四個大字出現在天幕上,直播間跟前的帝王們統一皺起了眉頭。
雖然趙匡胤和朱棣已經知道前朝之事,但再聽這段歷史,還是心生感嘆。
他怎么敢?!
【經濟下放后,導致了連鎖效應,藩鎮的收入越多,就越有錢募兵,實力隨之擴大。
原本邊境節度使的人數不過兩三萬,可是到了后期膨脹到將近十萬大軍。
要知道由朝堂直接掌握的中央軍不過十萬而已。
當地方武裝實力高于中央武裝實力,已然是危險的信號?!?/p>
只見唐玄宗李隆基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下令,“退朝。”
李隆基不想讓眾臣繼續看跟著自己看天機,有些事情只有他一個人知道便好。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下令,但是殿中沒一個大臣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