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嚴嵩干兒子的趙文華何曾被人如此對待,心中忌恨張經。
此時正值倭寇大肆搶奪杭州一地,趙文華讓張經立馬出兵,但張經有自己的戰略布局,不聽趙文華指揮。
氣惱的趙文華上疏詆毀,貪贓枉法、貪生怕死不肯出兵,想等著倭寇搶夠了撤退之時再追擊,以此得戰功。】
永樂年
“那個小chusheng不會真信了吧?”朱高煦皺著眉頭,要是換成他手下士兵不聽指揮…
【果真,嘉靖帝朱厚熜看到秘折后龍顏大怒,畢竟他被撿漏王仇鸞坑過一次。
同樣帶兵不出擊,等著蒙古人走了跑去撿首級領宮。
朱厚熜這人極度自負,重用仇鸞一事讓他丟盡顏面,錯了一次絕不會再錯第二次。
于是朱厚熜馬上下令把張經與當時守衛杭州的李天寵全都抓起來。
古代下令都是有時差的,正在浴血奮戰的張經還不知朱厚熜要下令逮捕自己。
時機成熟后,張經親自帶兵抗倭,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王江涇之戰”,這是明朝自抗倭以來最大的勝利!
但可笑的是大戰的捷報送到宮中,朱厚熜逮捕張經和李天寵的詔書也下來了。】
【本來朱厚熜收到捷報后有些糾結,于是詢問嚴嵩,張經是嚴嵩死對頭徐階的人,嚴嵩怎會讓張經有功。
于是嚴嵩說,張經根本就是冒領功勞,其實功勞都是趙文華和胡宗憲,若不是他們兩人逼著張經打,張經肯定還當縮頭烏龜。
朱厚熜覺的嚴嵩說的有道理,他不但下令抓捕張經,還處死了張經。
到目前為止,朱厚熜已經處死了兩名抗倭英雄。】
“這個chusheng!chusheng!”朱佑樘氣的,發自肺腑的氣。
若朱厚熜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就罷了,但他明明有能力會識人,卻一次次的剛愎自用,聽信讒言!
“當真可惡。”朱厚照被氣的心口發悶,他和他爹朱佑樘的感受一樣。
無能力的昏君和有能力的昏君,到底哪個更加可惡。
【張經死后,抗倭還要繼續。
這次朱厚熜選了嚴嵩手下的胡宗憲繼任。
不得不說,朱厚熜是會抽卡的。
胡宗憲雖然是嚴嵩的人,但是他的確是一位能臣。
吸取了朱紈和張經的教訓,胡宗憲知道想要抗倭成功就要照顧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