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奪權,才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且帝王又給了自己奪權的權利,作為有抱負的大臣,他們會如此做呢?
這就是嘉靖帝朱厚熜的平衡術,他自己不親自下場,而是給雙方同樣的權利,讓一方斗令一方,最后他自己作為裁判。】
“這小子真陰險。”朱高煦不由感嘆,“挑唆別人打架,然后他看戲,這是正常人能干出的事么!”
朱高燧則不由起了一身雞皮,他忽然覺的這樣的朱厚熜很可怕,表面一片和諧私下卻玩陰的。
朱棣背過手,雖然心里對朱厚熜這個不孝子頗為不滿,但不得不承認,他這招平衡的不錯,可以稱的上帝王之術。
只不過,用平衡之術的前提是雙方都是有抱負的可用之臣,若出現奸佞小人…
且這種帝王之術還容易引起朋黨之爭,像唐朝末年那般,掌控不好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張熜和楊一清的斗爭中,張熜是贏了,但大家不要覺得張熜是最后的勝利者。
聰明如斯的嘉靖帝怎么可能讓張熜一家獨大,他要的是能干活的大臣,而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權臣。
咱們捋順一下大明內閣的權利交替,具體看看嘉靖帝的平衡之術。
嘉靖三年正月,內閣大臣楊廷和告老還鄉,蔣冕接任首輔,與楊廷和政治觀點一致。
嘉靖三年五月,蔣冕告老還鄉,毛紀接任首輔,與楊廷和政治觀點一致,同時升與楊廷和關系不好的石珤入閣,打壓楊廷和一派。
后因左順門杖打臣子,毛紀阻攔無果,后辭官。】
“幾個月,換了三個首輔?”朱佑樘一臉驚訝,覺的朱厚熜在鬧著玩。
【嘉靖六年二月,費宏任首輔,遭禮儀派張熜詆毀反擊,費宏辭官。
嘉靖六年九月,大臣楊一清接任首輔,十月,張熜進入內閣。
同年,嘉靖帝在張熜的提議下對翰林院官員大洗牌,楊廷和一派被肅清殆盡,朝堂格局也被重新打亂。
嘉靖年八月,桂萼進入內閣,桂萼與張熜同為改革派。
且嘉靖八年二月,嘉靖帝朱厚熜再次抬高內閣地位,提內閣首輔為文臣之首,權壓六部。
此時的內閣大有前朝宰相的意思,屬于權利巔峰,嘉靖帝朱厚熜是畫了一個權利大餅。】
“明朝皇帝就不怕相權壓皇權?再次被文官集團打壓?”趙匡美不懂就問。
趙匡胤看向趙德芳,意思讓他分析分析。
趙匡胤已然把趙德芳當做儲君培養,按理說立長不立幼,但是他的長子趙德昭死活不當太子。
趙德昭有自知之明,他心里承受能力不行,按照神跡所述他趙光義幾句話就zisha身亡,他這樣的若是上位,面對的是大宋江山,光是想想就覺得壓力倍增。
因此趙德昭以神跡為由,不要太子之位,只當王爺,輔助他弟趙德芳。
趙德芳想了想,“首輔更替如此頻繁,說明還是皇權至上,且面對如此大的權利誘惑,一派上位,另一派必定爭奪,在內斗中互相消耗,此相權非彼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