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他們兩人也朱厚照有點相似。
可惜英年早逝…
提到宋神宗和宋哲宗,
趙匡胤也有些惋惜,
他們大宋史上好不容易基因突變的兩個皇帝。
【大家應該記得咱們之前提的天子守國門,
明太宗朱棣把都城定在北平,為的就是親自防御北方外敵,
赫赫有名的五次征北。
所以北平以北可不是什么太平盛世。
自正德十年以來,
韃靼侵犯侵略邊境,
雖無法攻破居庸關,
但他們一直不停的搶奪百姓,
民不聊生。
對韃靼的屢次侵犯在《明武宗實錄》中有明確記載,而明朝的應對之策則是修長城,
增加兵力防守。
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讓對方氣勢洶洶,
朱厚照多次想御駕親征,皆被眾臣否決。】
天幕上,原本景色優美的草原上忽然出現了很多外族小人,然后一座長城落了下來。
【在北有外敵的情況下,明武宗朱厚照還執意北上,如此貪玩,是不要命的那種貪玩么?
從應州大捷的部署上,我更傾向于朱厚照此次北上是蓄謀已久的,他再也忍不了韃靼狂妄的挑釁,想正面杠。
結果也如大家所見,他的確成功了。】
【路人甲】:我覺得也是,可惜應州大捷的功績被掩蓋,成了出去玩的皇帝不小心打了個小勝仗。
粉絲路人甲惋惜不已,但凡動腦子想想,小勝仗能讓韃靼多年不敢再犯?說白了,不就是打老實了么。
“可惡的文人!可惡!”朱高煦氣的不行,要是他當皇帝,就把這些文官全都弄死!!
朱高煦偏激的言論又出現在天幕上,他這是一桿子打死了所有文人。
【咱們不能一桿子打死所有文,歷史上還是有很多錚錚鐵骨的文人。
遠的不說,就說南宋末年的錚錚鐵骨的文天祥,還有同小皇帝崖山殉國的大臣們,北平保衛戰的文臣于謙,平定寧王之亂的文臣王守仁,大刀闊斧改革的文臣張居正,有“海青天”之譽的文臣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