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元年九月,江南督造龍衣的太監崔杲向朱厚照討要鹽引用于織造。
鹽引咱們之前嘮過,鹽引就等同于銀子。
但是戶部拒絕了明武宗朱厚照的請求,他們給出的理由無懈可擊。
第一,根據老祖宗的規矩,鹽引的收入必須用于軍餉,不能挪為他用。
第二,皇家的支出不應該從國庫出。】
宋
“雙標!太雙標了吧!”趙匡美算見識到大明文官集團的雙標了。
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在說明孝宗朱佑樘的時候,那個傀儡可是支了將近十萬的鹽引用于織作。
怎么老子就沒事,輪到兒子這就不行了?
“文官集團這是在欺負小皇帝吧!”趙匡美算是看出來了,明擺著欺負人,要不是明朝小皇帝夠叛逆怕不是要成為第二個傀儡。
【大家看吧,明武宗朱厚照只要了一萬多的鹽引就被一口拒絕了,這就是和人要錢不好要。
戶部說的有理么,的確有理,但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的時候可沒少用鹽引用于織造。
不給就不給吧,大臣們還還抓住此次機會,要求朱厚照停止任何人要鹽引。
整個文官集團集體行動,內閣六部都察院,所有的文官集體上書勸諫明武宗朱厚照。
錢沒要到,反而被文官集團集體討伐,明武宗朱厚照氣惱不已。】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朱高煦替朱厚照打抱不平,一個皇帝要一萬鹽引怎么了?多么?
“這要把皇莊交出去,是不是以后多吃一個菜都得看他們臉色?!”朱高煦全是理解神跡方才所說為何不能放棄小金庫。
一個連錢都沒有的皇帝,叫什么皇帝?乞丐皇帝么?!
唐
熟悉的窒息感再次襲來,光是聽神跡描述李承乾就能體會到明朝小皇帝的憤怒。
但是和大唐的臣子不同,魏征他們是為了大唐社稷,而明朝的臣子則是為了他們身后的利益集團。
李承乾沒法想象所說換成自己該如何應對明朝的這些一面獨大的文臣們,這局面根本無解。
【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妥協,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關于皇權的問題。
于是明武宗朱厚照再一次叛逆,他的態度特別強硬,他對大臣們說,自己已經下旨了,這事就這么定了,誰敢再上諫必定重罰!】
“兒子,你做的對!”朱佑樘聽著有種莫名的解氣,這是他從未有過的霸氣。
永樂年
聽神跡反復說著叛逆二字,朱瞻基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叛逆,這是皇權和文官集團的斗爭。
這小子是有骨氣的,朱瞻基頗感欣慰。
“對,就要!不給不行!這群王八蛋!”朱高煦氣的不行,俗話說得好的,不爭饅頭爭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