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后勤這卻對他信任有加。
朱棣對朱高熾多信任,
朱高熾的壓力就有多大。
但不當家便不知柴米油鹽貴。
朱高熾一直隋煬帝楊廣為反面教材,
就怕大明的經濟崩在自己手上。
如今才第三次北伐,
還有兩次……
【明仁宗朱高熾遷都南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錢”。
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太宗朱棣顯然是完全相反的理念,
明太宗朱棣更注重于宏圖大業,
而明仁宗的目標則是守城。
接下來咱們具體分析分析。
第一,
自唐宋以來,
王朝的經濟中心就在南方,
若遷都南京,也更容易掌握江南,
要知道江南地區可是納稅重點地區。
不是有那么一句話,“江南熟,
天下足“
以江南的松江府為例,每年上供給朝堂的布匹,有三分之一是出自于松江府。】
天幕中出現一個金黃閃閃的大字。
錢!
【第二,若遷都南京,則可以停了漕運,如此又會節省一大筆開支。
京城當時大部分供給都依賴于漕運可河道常年堵塞,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來疏通河道。
京城每年需要五百旦的糧食供給,而在明仁宗朱高熾時期通過漕運只能達到三百旦。
這還不算供給給軍隊的,為了供需平衡只能繼續加大投入,隨著成本的增加,一旦米從江南到京都價格自然也要長上幾倍。
就這和南方的水果到北方會貴好幾倍的原因,全貴在了物流上。
要是遷都回南京,糧食供給問題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