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做事都沖動,
不計后果。
像晁錯提出讓劉啟御駕親征,他也不想想要是劉啟萬一掛了咋辦……
【漢景帝同意袁盎之策,
斬殺晁錯。
此令下的倉促,
晁錯被傳喚,
他還不知自己已經被漢景帝舍棄,
身穿一身官服的晁錯被腰斬于東市。
晁錯之死,
甚至沒有審判,皇帝身邊的近臣如此下場,
不免讓人唏噓。】
聽自己被腰斬于東市,晁錯微微一愣,
他愿為社稷死,君大可不必如此。
【主播覺的,晁錯提削藩的時候其實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
像之前晁錯之父聽削藩令一發,立馬從老家趕過來勸晁錯,若晁錯一意孤行,定會連累全家老小。
但是晁錯已經鐵了心,為國為民,必須削藩,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他的決心,即便是他的父親妻兒,最后晁錯的父親絕望zisha。
從這能看出晁錯的確是為國的忠臣,只是他這不顧一切的性子,最終害了他自己,而漢景帝的名聲也毀于一旦。】
“臣愿意死,于君何干。”晁錯道,一人做事一人當,他愿意為削藩獻出生命。
“于君何干?!”漢文帝不知該如何說晁錯,他欣賞晁錯的直言不諱,肯定他的才能,但這不顧一切的性子,唉…
【削藩之策沒有錯,只能說時機不對,如今中央皇權還不夠強大,藩王勢力又過于強大。
這算是一招險棋,賭上大漢國運的險棋。
晁錯被腰斬,雖然安撫了朝堂中的反對派,但是反對派心里也明白,削藩之策是對的。
但隨著晁錯被殺,怕再沒人敢提議,架不住皇帝甩鍋,晁錯作為漢景帝的老師,作為他的寵臣都如此下場,何況旁人呢。
最后漢景帝也后悔了,但人已經殺了,壞名聲已經落下。】
漢殿,漢景帝。
漢景帝死盯著神跡,心口好似窩了一股氣,對對錯錯,他最煩的便是如此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