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一聲,趙德芳聽著都疼。
他這大哥,死的不冤……
【路人甲】:主播已經講道大宋車神了。
【路人甲】:真是爹慫慫一窩,大宋車神的基因真不行,宋真宗,雪鄉二圣,還有那完顏構。
【路人甲】:大宋變大慫變大送,唉。
樂瑤一看熟悉的路人甲又來了,看的出大宋治好了他的低血壓。
【趙匡胤】:大宋變大慫變大送?
【嬴政】:大宋變大慫變大送?
【朱棣】:還真是。
本來樂瑤想繼續下一個朝代,因為接下來的大宋著實讓人血壓越來越高,但看粉絲對高血壓宋的求知欲如此的高,她就繼續講下去。
【話說,這打高粱河之戰后,趙光義心中尤為恥辱,他認為如此戰敗都是將領不聽話的錯,于是他收了將領之權,日后的一切指揮由他親自制定!
為避免高粱河之事再次出現,畢竟神驢難求,能逃過一次不一定逃過
【既然武不行,那就以文治國,以德治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理天下。”
宋太宗趙義光本就是趙家兄弟幾人中文采最好的。
武打不過他哥,文還整不過他哥么。
要以文治國,首先要提高文人地位,增加文人的官職。
從宋太祖趙匡胤一次科舉只選拔二三十人,直接增加到一百七八十人。】
秦殿。
“科舉,記下。”嬴政對身邊的記錄官吏道。
這是嬴政第二次聽到科舉之策,第一次是敗家子隋煬帝所提。
【嬴政】:可與隋朝的科舉之策相似?
嬴政真心求問。
樂瑤看粉絲提問,她就順便對比一下,宋朝科舉制度是宋太宗趙光義“文治”的基石。
【宋朝的和科舉和隋朝的科舉不同,隋朝的科舉必須由五品以上官員推薦,宋朝的科舉則取消了這一限制,不講究門第,士農工商都可以參與考試。
如此擴大了官員選拔的范圍,并把選拔官員的權利集中在皇家手中。】
聽神跡解釋科舉政策,秦始皇嬴政的眼神一亮。